释智昇

释智昇:

【生卒】:约725年前后在世

【介绍】:

西京(长安)崇福寺名僧。

聪慧好学,知识渊博,酷爱佛典,目录学作品有:《续大唐内典录》、《续古今译经图记》、《大唐开元释教录》、《开元释教录略出》四种。其中《大唐开元释教录》,流传较广,影响较深。由总录和别录组成,共二十卷,类目三十一门,收图书二千二百七十八部,七千零四十六卷。特点有二:一、总录详审,计收一百七十六人,把汉至唐群经,囊括以尽。

编次不依三藏为伦,按年代先后为序,所列十九朝代,记国姓、都城、几帝几年,译者几人、所出经多少部、多少卷、现存多少部,亡佚多少部等等。记历朝史事,可供考史应用;记译经情况,记翻译者本传,述目录新旧异同,为我国早期翻译史资料。

“目录书利用这一体制来保存史料,确是智昇的卓识,也是唐代目录事业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二、别录以经为主,分为七类:①有译本录。分为菩萨藏(大乘教)、声闻藏(小乘教)、圣贤传记;②有译无本录。

即翻译的大乘经、小乘经及圣贤集传,大都亡阙,仅存名字;③支派别行录。即从译经中,抄出的单行本;④删略繁重录。即同本异名,或节编本,都加以芟除;⑤拾遗补阙录。

即新翻译而未着录,或旧目录中未收;⑥疑惑再说详录。即对疑问的译经,作论述和订正;⑦伪妄乱真录。即十三个方面的伪经。类目详审,创例颇多。第十九卷为大乘入藏录,第二十卷为小乘入藏录,末附贤圣集。直述经名,及标派数,亦生面别开。

并在序中提出:“夫目录之兴也,盖所以别真伪,明是非,记人代之古今,标卷帙之多少,摭拾遗漏,删夷骈赘,欲使正教纶理,金言有绪,提纲举要,历然可观也。”来新夏认为:“智昇是最早概括目录学作用,提出个人见解的一人。”(《古典目录学浅说》)“后世藏经,悉准此入藏录之成法;凡分类,次序及用《千字文》标号,无不垂为永式”,“罕有悖者”(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为您推荐

王湾

王湾:【生卒】:约683-753【介绍】: 洛阳人。登先天进士。开元初,为荥阳主簿。马怀素请校正群籍,召博学之士分部撰次,湾亦在选中。校罢,又与陆绍伯等同校丽正院书。官终洛阳尉。开元九年(721年),与元行冲、殷践猷、毋煚、韦述、..

余钦

余钦:【生卒】:约691-766【介绍】: 唐人。初官四门直讲,唐玄宗开元中句校秘书,诏为修书学士。与元行冲、殷践猷、毋煚、韦述、王惬、王湾、王仲丘、刘彦贞等二十六人同撰《群书四部录》,此目亦名《群书四录》,在编撰过程中,钦..

王仲丘

王仲丘:【生卒】:约686-756【介绍】: 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开元中,历起居舍人,时典章差驳,仲丘欲合贞观、显庆二礼,上疏请并用之,诏可,迁礼部员外郎。开元九年(721年),与元行冲、殷践猷、毋煚、韦述、余钦、王惬、王..

李隆基

殷践猷

殷践猷:【生卒】:约685-745【介绍】: 字伯起,官至秘书省学士兼丽正殿学士。精通氏族、历数、医药诸学。与贺知章、陆象先、韦述相友善,知章称他为“五总龟”,谓博学多识之意。开元七年(719年),与元行冲、毋煚、韦述、余钦、王..

释彦琮

释彦琮:【生卒】:约549-638【介绍】: 俗姓李,赵郡柏(今属河北)人。少聪敏,才藻清新。后剃度出家,为隋高僧。周宣帝时(579年)受于礼部等官,不就。与朝士王劭等相友善,号为文外玄友。文帝受禅,召入京掌翻译。仁寿二年(602年)奉敕..

毋:【生卒】:约668-744【介绍】: 河南洛阳人(一说江苏吴县人),曾为右补阙、修书学士。开元五年(717年)参与撰《群书四部录》,同刘彦贞负责子部。认为此书:“秘书多阙,而诸司坟籍不暇讨论,一也;永徽已来,新集不取,神龙已来,近书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