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787~约850),中国唐代后期宰相,政治家,诗人。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祖栖筠,唐代宗时御史大夫;父李吉甫,唐宪宗时宰相。德裕少好学,善为文。他薄视科举,以门荫入仕,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历穆、敬、文、武四朝,他外任浙西、郑滑、剑南四川、淮南等镇观察使、节度使;还朝,历任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兵部侍郎、兵部尚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加官至太尉,封卫国公。在牛李党争中,他是李党的领袖。政治上主张强化朝廷威权,维护统一;主张抑制不服从朝命的藩镇,反对姑息;主张整顿吏治,反对虚浮和朋党结交;重视门第,反对进士浮华。长庆、宝历年间,在浙西(今江苏镇江)观察使任上,他废除境内祀典以外的祠庙1010所,私邑山房1460座,谏止敬宗要浙西进奉银器和缭绫。会昌间,德裕为相,深得唐武宗李炎信任。武宗尊信道教,鉴于佛教长期盛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国家的课役征发,会昌五年决定废佛。德裕支持武宗废佛行动。拥立武宗的仇士良在文宗朝十分专横跋扈,会昌三年德裕掌权时,迫仇士良致仕而卒。宦官权力有所削弱。德裕是个有作为的宰相,但度量不宽,20余年间,和牛僧孺等相互排斥,史称牛李党争。宣宗即位,德裕罢相为东都留守,不久,又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今海南琼山东南)司户。
为您推荐
李冶:(一作裕)(?~784年),唐朝女诗人。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女冠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
李建勋:唐朝诗人。字致尧,陇西人。少好学,能属文,尤工诗。南唐主李升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升元五年,放还私第。嗣主璟召拜司空,寻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收录其诗..
李建:唐朝诗人。蜀高祖王建,字光圖,許州舞陽人,少無賴,爲忠武軍卒,稍遷隊將。楊復光討黄巢,建爲都頭,僖宗使將神策軍宿衛。文德元年,爲招討牙內都指揮使。大順二年,檢校司徒成都尹節度劍南西川招撫雲南八國等使。天復三年,封蜀王..
李岘:唐朝诗人。信安郡王祎之第三子。乐善下士。以门荫入仕,历京兆府尹。天宝中,杨国忠恶其不附己,出为长沙太守。时京兆雨灾,米麦踊贵,百姓谣曰:“欲得米粟贱,无过追李岘。”其为政得人心如此。乾元二年,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李宗闵:唐朝诗人。字损之。擢进士,补洛阳尉,累官驾部郎中、知制诰。穆宗即位,拜中书舍人。宝历初,进兵部侍郎。太和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寻复秉政。后贬死。诗一首。《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首..
李存勖:(885-926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沙陀族,山西应县人,本为朱邪氏:小名亚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长子。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祐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