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34—
【介绍】: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着有论文集《核桃仁》(1965)、《三十至七十年代》(1977)、《争论》(1982)及专着《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铜铁是怎样炼成的〉》(1971)、《瓦·舒克申》(1975)、《列夫·托尔斯泰和电影艺术》(1980)、《米·卢科宁》(1982)、《列斯科夫的项链》(1982)、《尼·古边科》(1986)、《三个异教徒》(1988)、《八十年代文学·希望·现实·奇谈怪论》(1989)。
【生卒】:1934—
【介绍】:
俄罗斯文学评论家。
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着有论文集《核桃仁》(1965)、《三十至七十年代》(1977)、《争论》(1982)及专着《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铜铁是怎样炼成的〉》(1971)、《瓦·舒克申》(1975)、《列夫·托尔斯泰和电影艺术》(1980)、《米·卢科宁》(1982)、《列斯科夫的项链》(1982)、《尼·古边科》(1986)、《三个异教徒》(1988)、《八十年代文学·希望·现实·奇谈怪论》(1989)。
安特罗波夫:【生卒】:1937—【介绍】: 俄罗斯作家。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86年曾当选为原苏联作协理事。作有长篇小说《伊万诺沃的丘陵地》(1977)、《山口》(1977),中篇小说《家务事》(1977)、《降雪前》(1977)、《..
安托科利斯基:【生卒】:1896—1978【介绍】: 俄罗斯诗人。生于律师家庭。早年曾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写有浪漫主义的诗集《西方》(1929)、《罗伯斯庇尔和果尔戈娜》(1928)和《一八七一年公..
阿赫马杜林娜:【生卒】:1937—【介绍】: 俄罗斯女诗人。生于莫斯科。1960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为原苏联作协理事。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第一本诗集《琴弦》于1962年出版。主要作品有诗集《音乐课》(1969)、《诗钞》(..
阿尔达马茨基:【生卒】:1911—1989【介绍】: 俄罗斯作家。受过中等教育。作有描写卫国战争的短篇小说集《晚上能看到》(1942)、《相逢》(1956)、《通往人的路》(1964)、《侦察员尼古拉·扎尔科夫》(1977),中篇小说《他写..
阿罗谢夫:【生卒】:1890—1938【介绍】: 俄罗斯作家、党和国务活动家。1938年被镇压,死后被恢复名誉。主要着作有短篇小说集《革命的素描》(1920),中篇小说《苦斗》(1921)、《不久之前的日子》(1921)、《尼基塔·肖尔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