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2—1966
【介绍】:
俄罗斯作家。
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学院。着有中篇小说《海鸥》(1945,1951年获斯大林奖),歌颂原苏联女游击队员莉扎·柴金娜英勇的一生。还有描写费尔干纳运河建设工程的长篇《纳伦河水》(1949),记载作家在原苏联各地旅行印象的特写集《在和平的土地上》(1952),反映19世纪末工人运动的中篇《第一次雷鸣》(1957)和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仇恨的旋风》(1959),以及中篇《在奥特拉德诺耶》(1959),长篇《坚硬的土地》(1964)等。
【生卒】:1912—1966
【介绍】:
俄罗斯作家。
毕业于莫斯科外语学院。着有中篇小说《海鸥》(1945,1951年获斯大林奖),歌颂原苏联女游击队员莉扎·柴金娜英勇的一生。还有描写费尔干纳运河建设工程的长篇《纳伦河水》(1949),记载作家在原苏联各地旅行印象的特写集《在和平的土地上》(1952),反映19世纪末工人运动的中篇《第一次雷鸣》(1957)和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仇恨的旋风》(1959),以及中篇《在奥特拉德诺耶》(1959),长篇《坚硬的土地》(1964)等。
邦达连科:【生卒】:1946—【介绍】: 俄罗斯批评家。生于彼得罗扎沃茨克。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林业技术大学和高尔基文学院。曾在《文学俄罗斯报》、《十月》和《当代戏剧》等报刊工作。现为《明天报》副总编辑。1972年开..
比托夫:【生卒】:1937—【介绍】: 俄罗斯作家。1962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矿业学院。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大球》(1963)、《药房岛》(1968)、中篇《别墅区》(1967)、《生活方式》(1972),长篇小说《年轻的奥多耶夫采夫》(1976..
勃拉戈依:【生卒】:1893—1984【介绍】: 俄罗斯文艺学家。原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莫斯科大学教授,1917年开始研究丘特切夫、巴丘什科夫等诗人的创作,后来主要从事普希金的研究。早期着作《普希金创作的社会学》(1929)还带有..
布莱曼:【生卒】:1904—1973【介绍】: 俄罗斯电影剧作家、评论家。1923年毕业于顿河大学文史系,1924年进修于勃柳索夫高等文艺学院。一生共创作电影剧本40余部,有的与别人合作。主要有《暴动》(1929)、《风骑士》(1930)、..
布利亚欣:【生卒】:1886—1961【介绍】: 俄罗斯作家。着有革命题材的中篇惊险小说《红小鬼》和《猎蓝狐》(1-2卷,1923-1926),自传体中篇三部曲《在黎明》(1950)、《炮火中的莫斯科》(1956)、《暴动的日日夜夜》(1959),描写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