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80—1934
【介绍】:
巴什基尔、鞑靼诗人。
生于教师家庭。1902年开始用鞑靼文写作。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有长诗《西伯利亚铁路》(1904)、诗集《我的青年生活》(1906)、《对民族的爱》(1907)。十月革命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全民的节日》(1927)、《红军战士之歌》(1929)、长诗《工人》(1921)等。
巴什基尔和鞑靼民间口头文学以及东方古典诗歌对他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1923年加富里被授予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人民诗人称号。
【生卒】:1880—1934
【介绍】:
巴什基尔、鞑靼诗人。
生于教师家庭。1902年开始用鞑靼文写作。十月革命前的代表作有长诗《西伯利亚铁路》(1904)、诗集《我的青年生活》(1906)、《对民族的爱》(1907)。十月革命后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全民的节日》(1927)、《红军战士之歌》(1929)、长诗《工人》(1921)等。
巴什基尔和鞑靼民间口头文学以及东方古典诗歌对他的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1923年加富里被授予巴什基尔自治共和国人民诗人称号。
格拉西莫夫:【生卒】:1903—1986【介绍】: 俄罗斯作家。1926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作品有中篇小说《同校同学》(1951)、《安娜·丘里林娜札记》(1954)、《伊戈尔·佩图霍夫·几乎是成年人的生活故事》(1961)、《..
加富罗夫:【生卒】:1882—1975【介绍】: 俄罗斯拉克诗人。达吉斯坦自治共和国人民诗人(1939)。把诗韵和八音节的格律引入拉克的诗歌,创造了一种新体裁——诗句间杂的散文。作品有诗集《新世界》(1934)、《达吉斯坦的声音..
格利曼:【生卒】:1933—【介绍】: 俄罗斯作家。当过钳工。1960-1963年在基什尼奥夫大学学习。1968年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剧本《一次会议记录》(1975年上演),因提出劳动道德问题、戏剧冲突尖锐,赢得好评。根据该剧本改编拍摄..
格拉西莫娃:【生卒】:1903—1970【介绍】: 俄罗斯女作家。192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铠甲与护面》(1931)、《不拘小节的人》(1934),中篇小说《赝品》(1923)、《怜惜》(1933)、《狡狯的眼睛》(1938)、《..
格尔曼:【生卒】:1910—1967【介绍】: 俄罗斯作家、剧作家。1926年开始戏剧和文学创作。卫国战争时期作过战地记者。长篇小说《序曲》(1931)描写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转变过程,1933年改编为同名剧上演,受到欢迎。《你为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