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4—
【介绍】:
俄罗斯作家。
195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以写军事题材作品着称。《北方》杂志主编。作有长篇小说《战斗的召唤》(1-2卷,1953-1957),描写列宁格勒的被围困和《人的价值》(1959-1963)、《在仁慈心肠的背后》(1977)、《游击队员之歌》(1982)、《下落不明的队伍》(1988),以及纪实中篇《彼得·阿诺欣一生中的三个故事》(1968)。
【生卒】:1924—
【介绍】:
俄罗斯作家。
1951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以写军事题材作品着称。《北方》杂志主编。作有长篇小说《战斗的召唤》(1-2卷,1953-1957),描写列宁格勒的被围困和《人的价值》(1959-1963)、《在仁慈心肠的背后》(1977)、《游击队员之歌》(1982)、《下落不明的队伍》(1988),以及纪实中篇《彼得·阿诺欣一生中的三个故事》(1968)。
德沃列茨基:【生卒】:1919—1987【介绍】: 俄罗斯剧作家。出生于公务员家庭,在西伯利亚度过他的青年时代。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篇小说《泰加森林的春天》(1952),描述了西伯利亚的风土人情。短篇小说集《春汛》(1954)和..
古谢夫-奥伦堡斯基:【生卒】:1867—1963【介绍】: 俄罗斯作家。原姓古谢夫(Гусев)。出生于商人家庭。曾任乡村教师、神甫。1890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盲人》。早期作品中描写了俄国农民的痛苦、农村的贫困化和两极..
古塔里:【生卒】:1907—1953【介绍】: 俄罗斯卡累利阿诗人。笔名列阿·黑洛(ЛеаХело),用芬兰语写作。作品有诗集《年青人的思想》(1930)、《漫游》(1931)、《战胜河流的人们》(1933)、《春之歌》(1940)、《我的国..
丹古洛夫:【生卒】:1912—1989【介绍】: 俄罗斯作家、新闻工作者。原苏联作协理事(1986)。曾任《红星报》记者和外交官。擅长以文献资料为基础描写原苏联外交活动和国际政治斗争,如特写集《列宁与美国对话》(1961)和《蹊..
丹尼洛夫:【生卒】:1917—1978【介绍】: 俄罗斯雅库特诗人。生于猎人之家。曾任集体农庄生产队长、法院书记员、共青团区委指导员、中学和大学教师。诗作主要反映北方地区的新生活和独特的自然风貌。写有诗集《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