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44—
【介绍】:
刚果人民共和国作家。
生于布拉柴维尔。中学毕业后赴法国、前苏联学习电子学,也到过中国。回国后加入部队。1969年成为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2年因卷入未遂政变被捕,在狱中度过18个月。1976年以后在布拉柴维尔大学图书馆工作。
着有诗集《新太阳》(1969)、《酸模与柠檬》(1975)、《沉默的迹象》(1978),诗中充满追求理想的战斗热情,尤以《980000》一诗着称。剧作有讽刺剧《总统》(1970)和《欢唱的明天》(1983)。
【生卒】:1944—
【介绍】:
刚果人民共和国作家。
生于布拉柴维尔。中学毕业后赴法国、前苏联学习电子学,也到过中国。回国后加入部队。1969年成为刚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2年因卷入未遂政变被捕,在狱中度过18个月。1976年以后在布拉柴维尔大学图书馆工作。
着有诗集《新太阳》(1969)、《酸模与柠檬》(1975)、《沉默的迹象》(1978),诗中充满追求理想的战斗热情,尤以《980000》一诗着称。剧作有讽刺剧《总统》(1970)和《欢唱的明天》(1983)。
巴赫莱尔:【生卒】:1911—【介绍】: 刚果民主共和国小说家、诗人。用班图语写作。曾长期担任教师。40年代中期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宗基和孙子马昆塞》(1948),短篇小说集《刚果乡村故事集》(1953)。巴赫莱尔..
芒加:【生卒】:1935—【介绍】: 刚果人民共和国剧作家、小说家。生于农村,在布拉柴维尔上学,曾长期在刚果广播电视部门工作。1971年移居法国,任法国国际电台非洲组负责人。剧本《科卡·姆巴拉的大锅》(1966)、《神谕》(1967..
东加拉:【生卒】:1941—【介绍】: 刚果人民共和国作家。生于中非共和国的阿兰道,父为刚果人,母为中非人。在刚果念完中学后,赴美国、法国留学。返回刚果后,在布拉柴维尔任教。长篇小说《一枪在手里,一诗在袋中》(1973)描述非..
洛马米-希邦巴:【生卒】:1914—【介绍】: 刚果民主共和国作家。生于布拉柴维尔。6岁开始定居比属刚果,在利奥波德维尔(今金沙萨)上学。1945年参加《刚果人之声》杂志社。1962年创办《进步》日报。1978年退休。作品大多以刚..
艾莱贝:【生卒】:1937—【介绍】: 刚果民主共和国作家、画家、外交家。着有诗集《乌呼鲁》(1970)、《乌黑的若孔德》(1977)。剧作《西蒙·金邦古,或黑人救世主》(1972)写被殖民主义者迫害致死的爱国宗教家西蒙·金邦古(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