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7—
【介绍】:
伊拉克作家。
生于巴格达。1947年获美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并留该校执教,1950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
他用阿拉伯文、英文和土耳其文写了40多种着作。其小说多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社会生活,贬斥丑恶,歌颂崇高,主要有中篇小说《夜明灯的女儿或远游西班牙》(1955),短篇小说集《病态的心灵》(1941)、《敞开的窗户》(1958),另有诗集《心的回声》(1972),评论集《伊拉克当代女诗人》(1950)等。
【生卒】:1917—
【介绍】:
伊拉克作家。
生于巴格达。1947年获美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并留该校执教,1950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
他用阿拉伯文、英文和土耳其文写了40多种着作。其小说多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反映社会生活,贬斥丑恶,歌颂崇高,主要有中篇小说《夜明灯的女儿或远游西班牙》(1955),短篇小说集《病态的心灵》(1941)、《敞开的窗户》(1958),另有诗集《心的回声》(1972),评论集《伊拉克当代女诗人》(1950)等。
萨卢姆:【生卒】:1930—【介绍】: 伊拉克作家。生于巴格达。巴格达大学毕业后1958年获东方研究学院博士学位。以现实主义手法反映中下层人民的生活,针砭时弊。主要作品为小说《过去的时代》(1958)、《飞鸟鸣啭》(1960)、..
茂苏维:【生卒】:1931—【介绍】: 伊拉克文学评论家。大学毕业后曾任教员、文化部官员,现为《阿拉伯地平线》杂志主编。现居突尼斯。主张弘扬民族传统和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要着述为《诗歌中的资产阶级内容》、《当..
梅拉伊凯:【生卒】:1923—【介绍】: 伊拉克女诗人、文学评论家。生于巴格达。巴格达高等师范学院和伊拉克艺术学院毕业,后赴美国专攻英法文学,1957年获美国硕士学位,先后在巴格达、巴士拉、科威特任教。早期创作采用格律诗..
纳西里:【生卒】:1920—【介绍】: 伊拉克诗人、剧作家。生于苏莱曼尼亚。曾供职于电台和市政府,一生不得志,贫病交加。作品以浪漫主义手法反映下层人民对理想的憧憬,抒发个人的失意。着有诗集《痛苦的旋律》(1938)、《巴勒..
尼亚齐:【生卒】:1926—【介绍】: 伊拉克小说家。生于巴格达。中学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任职。早期作品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50年代末受埃及现代文学的影响,转向批判现实主义。他擅长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心理,着有长篇小说《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