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2—
【介绍】:
叙利亚女小说家。
毕业于修女学校,精通法语。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较深,小说主要描写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反映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遭遇。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哈莱日记》(1950)、《罪孽》(1952)、《角落》(1953)、《一个外乡女人》(1966)、《孤独的玫瑰》(1974),中篇小说《苦桔子》,自传小说《龙涎香与灰烬》(1970)等。
50年代末还用法语写过诗,于1958年和1966年分两卷结集出版。
【生卒】:1922—
【介绍】:
叙利亚女小说家。
毕业于修女学校,精通法语。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较深,小说主要描写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反映阿拉伯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遭遇。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哈莱日记》(1950)、《罪孽》(1952)、《角落》(1953)、《一个外乡女人》(1966)、《孤独的玫瑰》(1974),中篇小说《苦桔子》,自传小说《龙涎香与灰烬》(1970)等。
50年代末还用法语写过诗,于1958年和1966年分两卷结集出版。
赛达赫:【生卒】:1893—?【介绍】: 叙利亚诗人、文学评论家。生于大马士革。曾在国外经商,移居拉美20年。以阿拉伯文、法文和西班牙文创作,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达爱国主义及怀乡之情,谴责社会上的腐败势力,旋律轻快,语言流畅。..
哈提卜:【生卒】:1934—【介绍】: 叙利亚文学评论家。任教授、阿拉伯议会联盟副秘书长、叙利亚总理顾问、高教部副部长等职。主要着述为《论阿拉伯现代文学》(1964)、《欧洲文学》(1972)、《复兴阶段的叙利亚小说》(1975..
米德法依:【生卒】:1932—【介绍】: 叙利亚作家。曾经商、任教和从事新闻工作。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具有一定思想深度。主要作品有剧作《在和平的土地上》(1961)、《喧闹之家》(1965)、《以后再说》(1971)和《无声电铃》(19..
纳绥尔:【生卒】:1890—1970【介绍】: 叙利亚诗人、小说家。生于哈马。毕业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医学院,20年代赴法国进修医学,回国后边行医边创作。精通多种语言,是叙利亚最早写自由体的诗人之一。诗作多描绘现实生活在内心..
纳斯:【生卒】:1928—【介绍】: 叙利亚诗人、剧作家。生于大马士革。1952年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总统府法律顾问,后在大学任教。作品具有伊斯兰教苏非派思想倾向,结构慎密,语言流畅。主要作品为诗集《属于我们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