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3—1947
【介绍】:
黎巴嫩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生于美国,幼时随父母回国,后参加若干报刊的编辑工作。深受法国浪漫主义影响,参与创建的文学团体“十人社”,主张破旧立新,发展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学,对黎巴嫩和阿拉伯文坛均有积极影响。
主要作品为诗集《旋律》(1931)、《乐园的蛇》(1938)、《心的呼唤》,小说《花束》(1927)、《优秀的工人》(1927),杂文集《图画》和《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思想与精神的联系》(1943)。
【生卒】:1903—1947
【介绍】:
黎巴嫩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生于美国,幼时随父母回国,后参加若干报刊的编辑工作。深受法国浪漫主义影响,参与创建的文学团体“十人社”,主张破旧立新,发展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学,对黎巴嫩和阿拉伯文坛均有积极影响。
主要作品为诗集《旋律》(1931)、《乐园的蛇》(1938)、《心的呼唤》,小说《花束》(1927)、《优秀的工人》(1927),杂文集《图画》和《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思想与精神的联系》(1943)。
巴兹:【生卒】:1881—1959【介绍】: 黎巴嫩作家。生于贝鲁特。是阿拉伯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之一,曾在他创办的《美女》杂志上撰文主张妇女享有受教育与工作的权利。作品有杂文集《文学》(1901)、《当代文明的瘟疫》(1904)..
阿布德:【生卒】:1886—1962【介绍】: 黎巴嫩小说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生于埃努基法伊。先后从事编辑教学工作,文学创作始于20年代,是黎巴嫩着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突出成就在文学批评方面,1960年获共和国总统奖。作品题材..
艾杜尼斯:【生卒】:1930—【介绍】: 黎巴嫩诗人、文论家。原名阿里·艾哈迈德·艾西尔。原籍叙利亚。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山区格萨比因村。自叙利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战士》、《新一代》、《世界》和《建设》等杂志做..
艾尔赛兰:【生卒】:1868—1944【介绍】: 黎巴嫩诗人。生于金维法特。赴法学习时,创办《显形报》。用阿拉伯文和西班牙文写作,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揭露暴政,抨击专制。阿文作品主要有《拿破仑史》、《宗教的权利和国家的统..
艾什盖尔:【生卒】:1928—【介绍】: 黎巴嫩小说家。着有取材于传说的短篇小说集《灰烬的气味》,长篇小说《冬夜》(1954)、《也门女王贝勒基斯》(1958)、《萨法赫和曼苏尔》(1960)、《破晓》(1964)等,描写了阿拉伯民族的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