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14—1980
【介绍】:
土库曼剧作家。
1953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作品多为现代题材。作有剧本《我是主席》(1942)、《爱情与诽谤》(1943)、《阿兰的家》(俄译本为《家庭的名誉》1949,获1951年斯大林奖)、《快乐的客人》(1954)、《在穆尔加布河岸上》(1953)、《30年代》(1958年上演)、《谁是罪犯》(1963)、《美人》(1972)、《我娶了个老婆子》(1977年上演)、《队长》(1977年上演),《剧作选》(1979)等。
【生卒】:1914—1980
【介绍】:
土库曼剧作家。
1953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作品多为现代题材。作有剧本《我是主席》(1942)、《爱情与诽谤》(1943)、《阿兰的家》(俄译本为《家庭的名誉》1949,获1951年斯大林奖)、《快乐的客人》(1954)、《在穆尔加布河岸上》(1953)、《30年代》(1958年上演)、《谁是罪犯》(1963)、《美人》(1972)、《我娶了个老婆子》(1977年上演)、《队长》(1977年上演),《剧作选》(1979)等。
谢伊塔科夫:【生卒】:1914—1979【介绍】: 土库曼作家。土库曼人民作家(1967)。土库曼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曾任土库曼作协主席(1963-1966)。1944年毕业于师范学院。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作有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兄弟们..
萨雷哈诺夫:【生卒】:1906—1944【介绍】: 土库曼作家。出生于中亚农民家庭。毕业于中亚共产主义大学。参加过卫国战争,在前线牺牲。1929-1937年曾任报刊编辑。作有描绘土库曼农村新生活、同落后的旧风习作斗争的短篇小说..
埃克曼:【生卒】:1933—【介绍】: 瑞典女作家,文学评论家。父亲是工厂主。1953年获哲学硕士,后任成人学校教员。1978年当选为瑞典学院院士。5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写了几部引人注目的侦探小说,如:《三十公尺谋杀》(1959..
本特松:【生卒】:1894—1954【介绍】: 瑞典诗人、小说家。出生在罗斯赫姆。诗集《掷骰子》(1923)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有影响的诗集还有《巴别塔的传说》(1925),有“最后一位行吟诗人”之称。还作有长篇小说《鲁德·奥尔..
布隆贝尔:【生卒】:1894—1965【介绍】: 瑞典诗人、文学评论家。生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1955年获母校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报刊评论员。第一部诗集《寂寞之歌》于1918年问世,主要诗集还有《大地》(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