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0—1951
【介绍】:
印度孟加拉语小说家。
在英国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是当时受高等教育的少数穆斯林之一。积极参与孟加拉的文学活动,在孟加拉的政治舞台上也是个重要人物。一生着述较多,较有名的是:小说《花园遍地花》(1927)、《恋人的天地》(1930)、《碎笛》(1938)、《僧侣的祝愿》(1938),散文《未来的孟加拉人》(1943)。社会政治倾向上,是个宽松的民主主义者,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合一的思想。
【生卒】:1890—1951
【介绍】:
印度孟加拉语小说家。
在英国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是当时受高等教育的少数穆斯林之一。积极参与孟加拉的文学活动,在孟加拉的政治舞台上也是个重要人物。一生着述较多,较有名的是:小说《花园遍地花》(1927)、《恋人的天地》(1930)、《碎笛》(1938)、《僧侣的祝愿》(1938),散文《未来的孟加拉人》(1943)。社会政治倾向上,是个宽松的民主主义者,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合一的思想。
阿尔瓦鲁·斯瓦密:【生卒】:1915—1961【介绍】: 印度泰卢固语小说家。生于贫寒家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平生有爱好阅读的习惯。婚后,由于女方家庭的帮助,经济问题得以解决,这使他的创作得以更好发挥。热心民族运动,1938年..
阿鲁德拉:【生卒】:1925—【介绍】: 印度泰卢固语诗人。真名薄伽梵杜尔·桑克拉·萨斯特里。自幼喜爱诗歌,17岁时就创作了《金鸟》,受到诗人室利·室利的鼓励。一生创作时间长,创作风格在不同时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初期主..
阿鲁利:【生卒】:1925—1979【介绍】: 印度泰卢固语诗人。生于中农家庭。大学毕业,做过教师、编辑。是个人道主义者,诗句中常隐含着深刻的含义,认为诗便是苦闷的同义词。精通泰卢固语和印地语,自修了英语,通过英语了解外国文..
阿南塔·穆尔蒂:【生卒】:1932—【介绍】: 印度卡纳达语小说家。生于玛拉南德地区的一个村庄。入迈索尔大学读书,后在迈索尔大学任教。着有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集,2部文学批评,1部戏剧及一些诗作。长篇小说《葬礼》(1966)描..
阿纳达恰德拉:【生卒】:1907—1983【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诗人和剧作家。1977年以《巴库尔班之诗》(1976)获文学院奖。这部诗集精选他在1931至1971年间写下的一百首诗。他的诗作常通过对外在世界的形、音、色、味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