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32—
【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女作家。
在加尔各答大学获英语硕士学位。主要写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职业上是个记者。短篇小说以简洁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男人和女人最内在的思想感情。
着名短篇小说集有《水色》(1962)、《三个少女》(1978)、《一个寻找母亲的年青人》(1981)等。作为长篇小说家,她展示出人心中永恒的情感和哀伤,常以爱情和婚姻作主题,用词讲究精炼。长篇代表作有《那条永恒的河》(1963)、《这边的房子和那边的房子》(1979)等。
【生卒】:1932—
【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女作家。
在加尔各答大学获英语硕士学位。主要写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职业上是个记者。短篇小说以简洁而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男人和女人最内在的思想感情。
着名短篇小说集有《水色》(1962)、《三个少女》(1978)、《一个寻找母亲的年青人》(1981)等。作为长篇小说家,她展示出人心中永恒的情感和哀伤,常以爱情和婚姻作主题,用词讲究精炼。长篇代表作有《那条永恒的河》(1963)、《这边的房子和那边的房子》(1979)等。
拉格瓦:【生卒】:1923—1962【介绍】: 印度印地语小说家。生于阿格拉。阿格拉大学毕业。文学创作始于40年代,创作有长篇小说《沙土小房》(1946)、《先生》(1952)、《一个人出世了》(1954)、《正当途径》(1955)、《苦难的..
帕德玛:【生卒】:1927—【介绍】: 印度阿萨姆语小说家。受过高等教育。素以小说家闻名。《心灵的镜子》(1958)写所谓的有教养的中级阶层社会,《寻找通知》(1959)写上流社会。《寻求生活》(1965)、《玩偶的致礼》(1968)、..
帕尼克尔:【生卒】:1889—1915【介绍】: 印度马拉雅拉姆语诗人,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家境贫寒,没受过正规教育。起初通过一个学者诗人学一些梵语知识,14岁时即就梵语《修辞学》写下一部诗体论文。1905年,当了记者。16岁..
本纳拉尔·伯代尔:【生卒】:1912—【介绍】: 印度古吉拉特语小说家。生于拉吉斯坦南部农村。30年代以写诗登上文坛,不久便专事小说创作,已发表的长篇小说有60余部,短篇小说集20余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默莱拉·吉沃》、..
帕勒派卡尔:【生卒】:1872—1948【介绍】: 印度马拉提语剧作家。生于马哈拉施特拉邦,曾任律师和编辑。学生时代便对梵语古典戏剧和英国戏剧有深厚兴趣,一生写有15部剧本。着名的政治剧《基恰格之死》、历史剧《帕乌本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