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主义

行动主义:

日本文艺思潮。

1934年由文艺评论家小松清倡导提出,得到阿部知二、舟桥圣一等拥护。认为只有从行动的角度方可把握人的全体性与独特性。日本行动主义最着名的口号是:“从行动的瞬间之原始性与纯粹性中发现重大价值”(小松清语)。

在文学创作上,行动主义的代表作主要有:舟桥圣一的《俯冲》(1934)、丰田三郎的《吊花》(1935)、福田清人的《脱出》(1935)、芹泽光治良的《盐壶》(1934)、田村泰次郎的《日月潭工事》(1934)等。

为您推荐

转向文学

转向文学:日本文学史概念。原指战败以前的无产阶级作家脱离革命后所写的自我告白作品,如村山知义的《白夜》、中野重治的《村之家》等;后其外延逐渐扩大,将高见顺的《故旧难忘》、武田麟太郎的《眺望下界》等也包括进来。..

硬文学

硬文学:日本文学史概念。意为硬派文学。多用以指汉诗文及近世的读本。明治维新后,硬文学基本上未构成主流,仅有幸田露伴等尚坚持此种风格。50年代初,日本评论家河上彻太郎在《文学实体的丧失》(1950)中首先呼吁硬文学传统..

政治与文学论争

政治与文学论争:日本文学史术语。政治与文学问题,早在第二次大战前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就已提出。青野季吉、宫本显治等都主张政治的优位性。二战以后,平野谦、荒正人等批评家从新的角度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对过去的片面艺..

主体性论争

主知主义

主知主义:日本文学理论术语。原为英语intellectualism的日译。这一文学思潮兴盛于一次大战后,以法国的瓦雷里、英国的托马斯·艾略特等人为代表。在艺术上主张以理性来对抗官能,以有秩序的精神来对抗主观的放纵。20年代..

庞士元

庞士元:【生卒】:1925—【介绍】: 越南诗人、作家。原名庞起凤。抗法时期在军队报刊工作,后在《文艺报》、文学出版社工作。他出版的着作,诗集有《山上花季》(1957)、《初期》(1959)、《钢花》(1961)、《在深情的土地上》(..

自然主义论争

自然主义论争:日本文学史概念。西欧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对日本的影响,始于本世纪初,开始仅停留于对左拉等的模仿,至岛崎藤村《破戒》(1906)和田山花袋《棉被》(1907)问世后,方形成独自特色。有关自然主义的论争,就是这一时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