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5—1989
【介绍】:
波兰诗人。
他的诗与罗兹城的生活和斗争紧密相连,表现了该城市的变迁以及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和感受。作有诗集《城市的呐喊》(1929)、《一撮灰》(1932)、《火》(1958)、《希望之城》(1964)、《支撑点》(1965)、《诗歌》(1973)、《我的帝国》(1976)等。
【生卒】:1905—1989
【介绍】:
波兰诗人。
他的诗与罗兹城的生活和斗争紧密相连,表现了该城市的变迁以及人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和感受。作有诗集《城市的呐喊》(1929)、《一撮灰》(1932)、《火》(1958)、《希望之城》(1964)、《支撑点》(1965)、《诗歌》(1973)、《我的帝国》(1976)等。
品达克:【生卒】:1909—1964【介绍】: 波兰诗人、作家。他的诗歌表现了农村的传统和变化以及诗人的亲身感受,作有诗集《眼睛的字母》(1935)、《日与夜的神话》(1935)、《春天的云彩》(1938)等。也有写战争经历和战后乡村..
皮洛特:【生卒】:1936—【介绍】: 波兰作家。毕业于华沙大学新闻系。是波兰小说中“农民派”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兼有心理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的风格。代表作有《前厅》(1965)、《空地》(1969)、《独角兽》(1978)和《在阳..
罗斯特沃罗夫斯基:【生卒】:1877—1938【介绍】: 波兰剧作家、诗人。以诗集《集市》(1901)步入文坛,第一部改编成话剧的作品是《艰难时世》(1910)。他在戏剧创作中遵照基督的精神着重表现现代悲剧,如《卡里奥赫的犹大》(19..
波拉津斯卡:【生卒】:1888—1971【介绍】: 波兰女作家。曾多年担任儿童文学刊物的编辑,191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春天的晚上》。她的创作从民间传说中吸取素材,优美动人。作有诗集《在伏依杜希的房间里》(1924)、《在山外,在..
普鲁辛斯基:【生卒】:1907—1950【介绍】: 波兰作家。早期发表的作品有报告文学集《第三次去巴勒斯坦》(1933)和《周游波兰》(1937)。长篇小说《通过纳尔维克的道路》(1941)、短篇小说集《十三个故事》(1946)和《麦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