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苏联国家奖。
于1966年6月9日由苏共中央和原苏联部长会议创立。旨在取代原来的斯大林奖,为表彰在科技和文学艺术方面有成就的人而设立。从1967年起,每年由苏联部长会议列宁和国家奖金委员会在十月革命节颁发。科技方面的名额不超过50人,文艺及建筑方面的名额不超过10人。每奖的金额为5000卢布(新币)。国家奖可以第二次获得,但中间需相隔5年。从1970年起,增设一个儿童文学国家奖的名额。原斯大林奖获得者(1940-1952)相应享受国家奖获得者的荣誉。
原苏联国家奖。
于1966年6月9日由苏共中央和原苏联部长会议创立。旨在取代原来的斯大林奖,为表彰在科技和文学艺术方面有成就的人而设立。从1967年起,每年由苏联部长会议列宁和国家奖金委员会在十月革命节颁发。科技方面的名额不超过50人,文艺及建筑方面的名额不超过10人。每奖的金额为5000卢布(新币)。国家奖可以第二次获得,但中间需相隔5年。从1970年起,增设一个儿童文学国家奖的名额。原斯大林奖获得者(1940-1952)相应享受国家奖获得者的荣誉。
阿达姆奇克:【生卒】:1933—【介绍】: 白俄罗斯作家。1957年毕业于白俄罗斯大学语文系,1965年毕业于莫斯科高级文学进修班。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自己人》(1958)、《银河》(1960)、《野鸽子》(1972),及长篇《陌生的世袭领地..
斯大林奖:原苏联国家奖。由苏联人民委员会在1939年12月20日创立,旨在奖励科技和文艺方面的优秀成就,奖金共分三等:一等奖额为10万卢布,二等奖额为5万卢布,三等奖额为2.5万卢布(均为旧币),每年在十月革命节颁发,从1940年起一直..
阿达莫维奇:【生卒】:1927—1994【介绍】: 白俄罗斯作家、文艺学家。白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980)。原苏联作家协会理事(1986)。生于明斯克州斯卢茨基区的医生家庭。1942-1943年在游击队作战。1950年和1953年先后在明斯..
亚历山德罗维奇:【生卒】:1906—1963【介绍】: 白俄罗斯诗人。白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936)。1930年毕业于白俄罗斯大学。作有充满革命激情的诗集《沿着白俄罗斯的马路》(1925)、《金黄色》(1926)、《跑步走》(1927)、..
巴奇洛:【生卒】:1918—【介绍】: 白俄罗斯诗人。白俄罗斯功勋艺术家(1967)。1939年毕业于明斯克师范学院。作有诗集《道路》(1947)、《春天的气息》(1950)、《春天的星星》(1954)、《青春》(1959)、《带刺的玫瑰》(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