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兰德

霍兰德:

【生卒】:1927—

【介绍】:

美国着名文艺批评家。

生于纽约。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1956年获博士学位。

霍兰德受过专门精神分析训练,擅长用心理学方法研究文学,曾任纽约州立大学艺术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他的论着在“精神分析”和“读者反应”批评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霍兰德的主要着作有《最初的现代喜剧》(1959)、《莎士比亚的想象》(1964)、《精神分析和莎士比亚》(1966)、《文学反应的力量》(1968)、《人心里的诗》(1973)和《五个读者阅读》(1975)等,写有大量有见地的论文。霍兰德的主要论点是:人们对待文学作品的方式,与他们对待生活经验的方式相同。他认为,每个人都发展一种处理事物的独特方式,而且这种方式在他行为的各个方面都留下“痕迹”,文本解释活动也概没能外。读者通过个人独特的方式过滤文本,将自己的想象投射于文本,使经验成为可为社会接受的形式,从而产生出通常所说的解释。

也就是说,读者“通过主观对客观的无限补充”而“完善文本”。文本的意义是读者对文本的投射与词语实义的结合。霍兰德后期提出“交往批评”,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基本观点,在美国学术界产生了反响。

为您推荐

阿布拉姆斯

阿布拉姆斯:【生卒】:1912—【介绍】: 美国文学批评家。生于新泽西。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长期在康奈尔大学任教。主要着作有《伊甸园之乳》(1934)、《镜与灯》(1953)、《文学术语汇编》(1957,1971)和大量散见的论..

赫什

赫什:【生卒】:1928—【介绍】: 美国批评理论家。生于田纳西,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耶鲁大学。1953年在耶鲁大学获硕士,1957年获博士。大学毕业后在耶鲁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任教。赫什最着名的着作是《解释的证实》(1967)..

古芭

古芭:【生卒】:1944—【介绍】: 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印第安纳大学教授。曾与桑德拉·吉尔伯特合写了颇有影响的《阁楼上的疯女人》(1979),合编了《诺顿妇女文学作品选》(1985)和《莎士比亚的姐妹们:关于妇女诗人的女权主..

格雷马斯

福柯

福柯:【生卒】:1926—1984【介绍】: 法国哲学家、理论家。他的着作近年来在西方影响甚大,波及到哲学、史学、文学、人类学乃至政治学。有些着作很难确定属哪个学科,被笼统地称作“理论”或“话语理论”。其主要着作有《疯..

费什

费什:【生卒】:1938—【介绍】: 美国文学批评家。生于罗德艾兰。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博士。先后在伯克莱加州大学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任教。1985年至今为杜克大学教授。主要着作有《约翰·斯克尔顿的诗》(1965)、《..

卡西尔

卡西尔:【生卒】:1874—1945【介绍】: 德国哲学家。曾在德国几所大学学习。在马堡大学期间,师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创始人海尔曼·柯恩(Herman Cohen),并很快成为该派主将。1919年起任马堡大学教授,后任校长。希特勒上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