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7—1977
【介绍】:
阿根廷小说家、剧作家。
祖籍以色列。60年代曾任古巴拉美社记者。1977年被绑架失踪。所写报告文学材料翔实,多尖锐探讨谁是社会不公的真正罪犯。
短篇小说最初属侦探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笔法,但亦暴露社会黑暗。剧本《手榴弹》(1965)则嘲讽军事独裁及拉美强权统治。另着有报告文学集《大屠杀》(1957)、《沙塔诺夫斯基案件》(1958)、《谁杀死了罗森多?》(1969),短篇小说集《人间职业》(1966)、《一公斤黄金》(1967)等。
【生卒】:1927—1977
【介绍】:
阿根廷小说家、剧作家。
祖籍以色列。60年代曾任古巴拉美社记者。1977年被绑架失踪。所写报告文学材料翔实,多尖锐探讨谁是社会不公的真正罪犯。
短篇小说最初属侦探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笔法,但亦暴露社会黑暗。剧本《手榴弹》(1965)则嘲讽军事独裁及拉美强权统治。另着有报告文学集《大屠杀》(1957)、《沙塔诺夫斯基案件》(1958)、《谁杀死了罗森多?》(1969),短篇小说集《人间职业》(1966)、《一公斤黄金》(1967)等。
蒂松:【生卒】:1929—【介绍】: 阿根廷小说家。生于北方省份胡胡伊。曾任阿根廷驻墨西哥文化参赞。作品常以故乡为背景,融人物的刻画、传说与神话的运用为一体,且精于心理剖析。着有短篇小说集《铁路一隅》(1960)、《卡萨..
比尼亚斯:【生卒】:1929—【介绍】: 阿根廷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毕业,后从事教学、编辑及文学创作。学生时代是有名的学生领袖,激烈反对庇隆政府,持马克思主义观点。曾创办并主编阿根廷有影响..
贝皮斯基:【生卒】:1907—1979【介绍】: 阿根廷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最初为布宜诺斯艾利斯《图片新闻报》撰写评论,后从事小说创作。作品多用现实主义手法,笔下人物常为市井青年、中下层家庭等无名之辈,也出现犹太移民,在叙..
巴纳斯科:【生卒】:1925—【介绍】: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曾任物理和数学教授。50年代曾积极参加先锋主义诗歌运动,但其诗作仍不脱离现实。他认为诗歌应尽可能打破语言的束缚,但也应尽可能地容纳现实内涵。小说创作偏重客..
乌隆多:【生卒】:1930—1976【介绍】: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曾参加反政府游击队,1976年3月在与政府军作战时身亡。最初受先锋主义诗歌运动影响,后试图以大众化但规范的文字、新颖的形式,表达对祖国及人民的热爱以及本人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