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诺索

多诺索:

【生卒】:1924—1996

【介绍】:

智利小说家。

出身名律师家庭。青少年时期不喜读书,曾出走去港口、草原游荡。中学毕业后考入智利大学师范学院,攻读英国文学。

后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艺术学士学位。回国后从事编辑、教学及文学创作。曾任智利天主教大学英国文学教授、智利语言科学院院士。

1967至1981年侨居西班牙。1955年获圣地亚哥市文学奖、1978年获西班牙批评文学奖、1987年获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文学奖、1990年获国家文学奖。

作品多写上层资产阶级的腐朽没落、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爱,技巧上运用意识流、时空颠倒、蒙太奇等多种手段。以长篇小说见长。《加冕礼》(1958)写没落贵族变态心理及生活在最底层的穷人的赤贫和愚昧;《这个星期天》(1966)写昔日贵族面对江河日下的特权颓势无可奈何的心态;《没有界限的地方》(1967)写一男扮女装的性变态者的遭际,表达现实社会必然颓败,走向地狱即没有界限的地方的观点;代表作《淫秽的夜鸟》(1970)通过主人公翁伯特被剥夺人的尊严、甚至性功能的虚幻经历,暗喻贵族世界毁灭、消亡的趋势。另着有长篇小说《三个资产阶级小故事》(1973)、《别墅》(1978)、《洛里亚小侯爵夫人的神秘失踪》(1980)、《旁边的花园》(1981)、《献给德尔菲娜的四部中篇》(1982)、《失望》(1986)、《宵禁》(1987)、《大象垂死的地方》(1995),回忆录《文学爆炸亲历记》(1972)、《关于我家族回忆的种种猜想》(1996)等。

为您推荐

阿雷纳斯

阿雷纳斯:【生卒】:1913—【介绍】: 智利诗人。倾向超现实主义,评家认为其诗作处于醉意朦胧状态,踉踉跄跄,不知何去何从,但对青年一代诗人影响颇大。主要诗集有《世界及两倍的世界》(1940)、《在无人的汪洋》(1952)、《伟大..

迪亚斯·卡萨努埃瓦

迪亚斯·卡萨努埃瓦:【生卒】:1908—【介绍】: 智利诗人。曾任驻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美国外交官。现流亡海外。其诗歌属“抒情超现实主义”流派,常表露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委内瑞拉侨居期间,常为《礼拜五》杂志撰稿,对委..

科洛阿内

科洛阿内:【生卒】:1910—【介绍】: 智利小说家。曾当过牧羊人、海员。语言明快、直截、简洁、朴实,作品多反映殖民者及淘金者对印第安人压迫欺凌的暴行,被誉为“智利的杰克·伦敦”。曾任智利语言科学院院士。曾获智利作..

卡斯特多

布鲁内特

布鲁内特:【生卒】:1901—【介绍】: 智利女小说家。记者。曾主编《家庭》杂志,担任智利《民族报》编辑。其作品崇尚自然主义,但较深刻地反映了智利内地及农村各色人等的形象和心态以及他们的社会悲剧。主要有短篇小说集《..

邦巴尔

邦巴尔:【生卒】:1910—1980【介绍】: 智利女小说家。12岁去巴黎,后入巴黎大学研读法国文学,以有关梅里美的论文获文学硕士学位。1933年至1940年间,旅居阿根廷,与《南方》文学杂志过从甚密。1940年后长期侨居美国。死于智利..

巴尔克罗

巴尔克罗:【生卒】:1931—【介绍】: 智利诗人。早期作品语句浮夸,后趋于朴实,且有幽默感。曾任聂鲁达主编的《智利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主要诗集有《人民的石头》(1954)、《女伴》(1956)、《人的面包》(1960)、《回归》(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