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扎迪

布扎迪:

【生卒】:1906—1972

【介绍】:

意大利小说家。

毕业于法律系,长期从业新闻。他爱好绘画与戏剧,在这两方面均有创作,大多属于超现实主义作品。他的早期文学创作也属于超现实主义。最初的两部长篇小说《群山中的巴尔纳博》(1933)、《老林的秘密》(1935)以寓言般的故事情节,对生活进行行而上的概括。接着发表的另一部长篇小说《鞑靼人的沙漠》(1940)被公认为意大利超现实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后来被改拍成电影,影响极大。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驻守边防的军官,他一直盼望与来自沙漠深处的鞑靼人交战而立功受勋,却终生不曾见到一个敌人,抱恨葬身驻地。

故事象征在期待中生存却最终走向死亡的人的生命历程,其中有许多隐喻和讽刺。从小说《七位信使》(1942)开始,布扎迪的作品的情节更加荒诞,语言更为精炼,风格更为成熟,类似卡夫卡的作品。

《短篇小说六十篇》(1958)是代表作,获得斯特雷加奖。大多描写人的反常心理和病态表现,充斥着许多丑恶的象征形象。各式各样的题材围绕着一个主题思想展开:人们苦熬苦斗,却总是失败,绝望而颓伤。体现作家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认识。

其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大幅肖像》(1960)和《一种爱情》(1963),短篇集《难熬的夜》(1971)等。

为您推荐

卡蒙

卡蒙:【生卒】:1935—【介绍】: 意大利作家。作品有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多种。他以写乡土小说成名,前4部长篇小说均以故乡帕多瓦农村生活为题材,着力表现那里残存的农业文明。它们是:《第五种生活方式》(1970)、《永恒的生..

康帕纳

康帕纳:【生卒】:1885—1932【介绍】: 意大利诗人。15岁时开始患精神病,一生之中反复发作,最后死于精神病院。他在清醒期间创作的诗歌结集为《俄耳甫斯的歌》(1914)出版,后来又增收再版,题名为《俄耳甫斯的歌及其他抒情诗》(..

康帕尼莱

康帕尼莱:【生卒】:1899—1977【介绍】: 意大利小说家、剧作家。早年因短剧《两句台词的悲剧》(1925)和独幕剧《公鸡叫一百五十遍,马的发明者》(1925)在罗马上演成功而出名。他的剧本大多是短小精悍的喜剧,生动活泼,幽默风..

坎科尼

卡布罗尼

卡布罗尼:【生卒】:1912—1990【介绍】: 意大利诗人。早年当过小提琴师、职员、小学教师,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仍从事教育工作。成名作是《象是一种讽喻》(1936),受隐密派诗歌影响,表现烦闷心情,比较含蓄。后来的作品注..

卡达雷利

卡达雷利:【生卒】:1887—1959【介绍】: 意大利诗人、散文家。他曾主编文学刊物《哨兵》,提出向古典主义的文学传统回归,追求作品的艺术价值的主张,尤其推崇诗人莱奥帕尔迪。他的诗歌和散文的内容大多属于新浪漫主义的自传..

卡利埃利

卡利埃利:【生卒】:1905—【介绍】: 意大利作家。青少年时代四处流浪,经历丰富,当过牧童、士兵、海关职员、海员,周游世界之后停留巴黎学习绘画,最后回国定居米兰。旅居巴黎期间结识许多先锋派文学家和艺术家,深受影响,开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