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派

隐秘派:

意大利20世纪前半期的重要诗歌流派。

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翁加雷蒂关于大战的一组短诗《被埋葬的港口》(1916)是隐秘派的先声,蒙塔莱的《时刻》(1939)、夸西莫多的《黑夜立即到来》(1942)、萨巴的《歌集》(1945)、卢齐的《祝酒辞》(1946)是隐秘派诗歌的代表作。“隐秘派”是当初评论家给予的贬称,意为晦涩难懂。

隐秘派主要表现西方现代人的危机意识。他们认为,宇宙与人是敌对的,人迫于生存的需要而成为客观世界的囚徒;自然界充斥着使人感到压抑的象征,人们忍受着孤独和恐惧,希望是空虚的;对于诗人来说,除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有意义的现实。蒙塔莱的诗说:“不要问我们世界可能向你展示的模式,答复是一些扭曲的音节,干枯得像树枝,今天我们能够告诉你的只有,我们‘不’是什么,我们‘不’要什么。”他们还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给予的社会学的、科学的和文化的解释都是不确切的,人对于事物的直觉认识,超越事物的表面意义,才是真实的;诗人通过一系列象征、隐喻和意象把这种隐秘的、复杂的感觉表达出来,这是文学残存的唯一价值。

他们在诗里排斥任何逻辑的、叙述的、解释的因素,强调表达绝对的直觉灵感,因此而不顾及语法结构,舍弃词汇的日常普通含义,用极经济的语言组成一系列的类比,通过隐喻性形象或词的声音造成形而上的象征。作品大多以自由体的形式描写片断的场景、瞬间的感受,往往很难让人读后立即明白其中奥秘的含义,但其抒情意向显而易见,韵味隽永无穷。

隐秘派诗歌实际上接受了法国以马拉美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以克罗齐的“直觉即艺术”的美学观点为其核心,对于无法直面的法西斯统治的社会,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愤懑和失望的情绪。它的想象奇特,富于表现力,善于表现人的内心复杂微妙的感觉,诗体自由而音韵和谐,奠定了意大利现代诗的基础。其代表人物蒙塔莱和夸西莫多分别获得1959、197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为您推荐

新先锋派

新先锋派:意大利文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意大利的战后恢复建设完成,“经济奇迹”出现,以反映大战为主的新现实主义文学衰落,新先锋派代之而起。诗人桑圭内蒂的诗集《迷宫》(1956)的出版以及他本人对诗集的评..

奇妙现实主义

奇妙现实主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意大利兴起的一种小说类型。首先由邦腾佩利在《二十世纪》文学杂志上提出。他针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和自然主义文学追求逼真效果的形式和方法,提出通过幻想达到真实。他认为作家首先应..

工业题材文学

工业题材文学:意大利文学流派。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首先由作家埃利奥·维多利尼在由他自己主编的《梅那博》杂志(1961年第4期)上发起“工业与文学”的调查和讨论,刊登有关的论文和小说、诗歌作品。他提出“当代文学负..

《文学》

《作坊》

《作坊》:意大利左翼文艺刊物。1955年由作家帕佐里尼、莱奥内蒂和罗韦尔西在波洛尼亚创办,不定期出版,1955年至1958年间共出12期,1959年迁至米兰后仅出2期便停刊。该刊主张坚持现实主义的文艺方向,坚持新现实主义的社会责..

《哨兵》

《哨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比较有影响的文学刊物。1919年4月由一批年轻的作家、批评家卡达雷利、巴凯利、切基、巴尔迪尼、蒙塔诺等发起,在罗马创刊。卡达雷利任主编。《哨兵》批判未来主义对文学传统的虚无态度,..

《索拉里亚》

《索拉里亚》:意大利大型文学刊物。于1926年由阿尔贝托·卡罗奇在佛罗伦萨创办,姜西洛·费拉达和阿莱桑德罗·波恩桑蒂先后担任领导。它将《哨兵》派的主要作家如拉依蒙蒂,戈培蒂派的一些批评家和作家如戴本内德蒂、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