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4—1953
【介绍】:
荷兰诗人、翻译家。
曾任《向导》杂志编辑,翻译过希腊喜剧和莎士比亚的诗剧《暴风雨》等多部。着有诗集《流浪汉》(1916)、《形式》(1924)、《新诗》(1934)和《零时》(1936)。
其诗作力图解释这个世界并寻找自己在同胞中的地位,颇为难懂,但十分动人、广为流传。另着有3部诗体宗教剧,深受英国诗人艾略特的影响。
1950年合成剧作集《圣树》出版,给荷兰的宗教剧注入新鲜气息。
【生卒】:1894—1953
【介绍】:
荷兰诗人、翻译家。
曾任《向导》杂志编辑,翻译过希腊喜剧和莎士比亚的诗剧《暴风雨》等多部。着有诗集《流浪汉》(1916)、《形式》(1924)、《新诗》(1934)和《零时》(1936)。
其诗作力图解释这个世界并寻找自己在同胞中的地位,颇为难懂,但十分动人、广为流传。另着有3部诗体宗教剧,深受英国诗人艾略特的影响。
1950年合成剧作集《圣树》出版,给荷兰的宗教剧注入新鲜气息。
内斯:【生卒】:1908—【介绍】: 荷兰作家。笔名洛普·纽文黑斯(Rob Nieuwenhuys)。生于荷属东印度爪哇(今印尼)。主要作品有怀念和回忆荷属东印度的长篇小说《荷属东印度之镜》和《褪色的照片》(1954)。这些小说富有幻想..
奎里多:【生卒】:1872—1932【介绍】: 荷兰作家。犹太血统。历任评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1897年首次发表散文《关于文学与生活的思考》,后着有自然主义的长篇小说《生活的道路》(1901)和《人的劳动》(1903),描写其诞生地..
普林丝:【生卒】:1912—【介绍】: 荷兰女作家、诗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绿外套》(1949),描写一座纳粹的妇女集中营里女政治犯的奴隶般的恐怖生活以及她们最后被苏联红军解放的情景;诗集《..
普里塞尔:【生卒】:1899—1970【介绍】: 荷兰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作以犹太人问题为题材的小说,着有中篇小说《分裂点》和《吉伦特派成员之夜》(1957)等。《分裂点》描写一个荷兰籍犹太教师在纳粹占领期间投靠敌人、..
波勒特:【生卒】:1924—【介绍】: 荷兰诗人、剧作家。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着有现代诗集《诞生地》(1958)和《具体诗》(1962),其诗作重视寻求能表达当今现实的适当语言、充满科幻小说的词汇,而作者称“具体诗”为“变音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