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892—1975
【介绍】:
比利时法语作家。
1920年发表小说《战时感觉与回忆》,写前线一担架队员的所见所闻,具有自传性质。“学校”三部曲《蠢笨》(1925)、《光头》(1930)、《水族馆》(1933)是贫民区悲惨童年的见证。多卷集《不安的时代》(1944-1952)和小说《放下武器的人们》(1930)揭露战争罪恶。还着有短篇集《我们孤独的姊妹》(1958)、《幽默与爱情》(1968)等。
【生卒】:1892—1975
【介绍】:
比利时法语作家。
1920年发表小说《战时感觉与回忆》,写前线一担架队员的所见所闻,具有自传性质。“学校”三部曲《蠢笨》(1925)、《光头》(1930)、《水族馆》(1933)是贫民区悲惨童年的见证。多卷集《不安的时代》(1944-1952)和小说《放下武器的人们》(1930)揭露战争罪恶。还着有短篇集《我们孤独的姊妹》(1958)、《幽默与爱情》(1968)等。
多夫:【生卒】:1858—1942【介绍】: 比利时法语女作家。着有自传体小说《饥饿与悲痛的日子》(1911),描写青少年时期的贫苦生活,文笔生动感人,使她一举成名。这部小说与续集《凯切》(1919)、《外勤女店员凯切》(1921)构成三..
克洛松:【生卒】:1901—1982【介绍】: 比利时法语戏剧家、导演、戏剧史教授。生于布鲁塞尔。最初写有小说《孤单的骑士》(1925),后主要从事戏剧工作,从本国的历史和传说中汲取灵感。作品有剧本《两个裸女的笑剧》(1935)、..
夏韦:【生卒】:1906—1969【介绍】: 比利时法语诗人。比利时最着名的超现实主义运动成员之一,1934年发起成立“决裂”小组,与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运动相呼应,与他人共同创作了诗集《坏天气》。1936年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后与..
克罗姆兰克:【生卒】:1885—1970【介绍】: 比利时法语作家。生于布鲁塞尔一演员家庭。早期剧作有《我们不再去树林》(1906)、《悔恨的商人》(1911)等。代表作《慷慨的乌龟》写一嫉妒的丈夫,于1920年演出获得成功。其他剧..
德尔梅:【生卒】:1886—1951【介绍】: 比利时法语作家。原名卡米尔·让桑(Camille Jansen)。曾在故乡列日创办杂志,后定居法国,为《原文如此》、《北-南》杂志撰稿。参加达达派之前,发表了《螺旋》(1917)等现代派诗集。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