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6—1984
【介绍】:
英国诗人。
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电影专题节目主持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锡安山》(1933)、《贝尔杰曼诗集》(1958)、《高与低》(1966)和《寒风刺骨》(1975),善以简单的抒情形式表达严肃的主题。
此外还作有自传体长诗《钟声召唤》(1960)和散文作品《最初和最后的爱》(1952)、《英国教堂》(1964)等。1969年被封爵,1972年被命名为桂冠诗人。
【生卒】:1906—1984
【介绍】:
英国诗人。
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曾任电影专题节目主持人。主要作品有诗作《锡安山》(1933)、《贝尔杰曼诗集》(1958)、《高与低》(1966)和《寒风刺骨》(1975),善以简单的抒情形式表达严肃的主题。
此外还作有自传体长诗《钟声召唤》(1960)和散文作品《最初和最后的爱》(1952)、《英国教堂》(1964)等。1969年被封爵,1972年被命名为桂冠诗人。
贝洛克:【生卒】:1870—1953【介绍】: 英国诗人、历史学家、评论家。20世纪初最多才多艺的作家之一。出生在法国。早年在伯明翰的天主教奥拉托里学校学习。在土伦服了9个月的兵役之后,于1894年赴牛津攻读历史,成绩优异。19..
本内特:【生卒】:1934—【介绍】: 英国剧作家。出生于约克郡西部。50年代末开始戏剧创作,以独脚戏剧本和时事讽刺性的活报剧着称。成名作为《边缘外》(1960年上演于爱丁堡),其后的剧作有《四十年后》(1968)、《继续》(1971..
布雷登:【生卒】:1835—1915【介绍】: 英国女小说家、诗人、编辑。生于伦敦。受过私人教育。少年时代即尝试写作,不到20岁就发表了长篇小说《死了三次》。这部作品又名《荒原的秘密》,首先以连载形式在刊物上发表,因其题材..
鲍勒:【生卒】:1898—1971【介绍】: 英国文学评论家。在牛津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长期留校任教。30岁起即任沃德姆学院院长,1946年起又任诗歌教授。对古典文学的极高造诣使他能够参加《牛津希腊诗选》(1938)一书的编辑工..
博尔特:【生卒】:1924—【介绍】: 英国剧作家。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从1952年至1958年在一所中学任教。最初的戏剧创作受契诃夫的影响。《花开的樱桃园》于1957年在伦敦演出获得成功。他的另一部成功的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