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43—
【介绍】:
德国诗人。
生于维也纳,1949年起生活在慕尼黑。大学时攻读历史、哲学和日尔曼学,并开始发表诗作,曾在多家杂志工作。
思想激进,主张文学艺术应为一个人道的和进步的社会服务。1973年与其他21位作家在题为《究竟为谁写作》中清楚地表示了他的文学立场。
诗集《绿角之诗》(1975)采用民歌的形式,表现了诗人从自我走向社会,获得一种新的阶级意识的过程。60年代末期大学生造反运动给他留下沉重的回忆,诗风有所转变,但他并不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生卒】:1943—
【介绍】:
德国诗人。
生于维也纳,1949年起生活在慕尼黑。大学时攻读历史、哲学和日尔曼学,并开始发表诗作,曾在多家杂志工作。
思想激进,主张文学艺术应为一个人道的和进步的社会服务。1973年与其他21位作家在题为《究竟为谁写作》中清楚地表示了他的文学立场。
诗集《绿角之诗》(1975)采用民歌的形式,表现了诗人从自我走向社会,获得一种新的阶级意识的过程。60年代末期大学生造反运动给他留下沉重的回忆,诗风有所转变,但他并不放弃对未来的希望。
屈恩:【生卒】:1935—【介绍】: 德国作家。生于科隆。早年攻读德语和英语文学。是当代一个多产作家,着有多部历史小说,以拿破仑的生平写成的《N》(1970)被称作“社会的传记”,篇幅宏大的《女总统》(1973)叙述了有名的女经济..
克吕茨:【生卒】:1946—【介绍】: 德国剧作家。生于慕尼黑。进过短期戏剧学校,并有过剧场舞台实践,在1968年大学生运动中初露头角,70年代初成名,短短几年中创作了10几部戏剧,成为当时大众戏剧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师承霍尔瓦特..
孔萨利克:【生卒】:1921—【介绍】: 德国小说家。原名海因茨·君特。15岁起发表文学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曾在苏联前线当随军记者。战后以孔萨利克为笔名发表作品,1958年出版描写一名德国军医在苏联战俘营生活..
克罗洛:【生卒】:1915—【介绍】: 德国诗人。早年在哥廷根和汉诺威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1956年成为职业作家。最初写自然诗,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对自然风光的主观感受,60年代中期以后转向表现人类生活的变迁,探索个人内心..
科尼希斯多夫:【生卒】:1938—【介绍】: 德国女作家。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如《我不得体的梦》(1980)、《物的进程》(1982)和《皮促达的婚礼日》(1986)。她叙述的故事往往不是真实的,设想当日常生活脱轨、旧的性别角色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