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施穆特

弗里施穆特:

【生卒】:1941—

【介绍】:

奥地利女作家。

生于一个店主家庭。少年时代是在教会女子宿舍学校度过,中学毕业后进格拉茨翻译学院学习土耳其语和匈牙利语,其间参加格拉茨城市公园论坛的活动。处女作《修道院学校》(1968)具有较多的自传成份,叙述了一个天主教宿舍学校女学生的成长过程,这部长篇小说引起了评论界的重视。其他比较重要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阳光下消失的阴影》(1973)、《索菲·希尔伯的迷惑》(1973)、《阿米或者变态》(1978)、《假期家庭》(1981)、《月亮中的女人》(1982)、《关于男女关系》(1987),短篇小说集《献给斯塔纳克的故事》(1969)、《追风》(1974)、《联系》(1980)等。

为您推荐

汉特克

汉特克:【生卒】:1942—【介绍】: 奥地利作家。曾在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其间参加格拉茨文艺团体“城市公园论坛”,在文艺杂志《原稿》上发表了最初的文学作品。1965年辍学,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966年应邀参加联邦德国“四七..

《文学问题》

《文学问题》:原苏联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评论月刊。原苏联作家协会和原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1957年创刊于莫斯科。原苏联文学研究方面的重大问题通常都在该刊展开。辟有“文学理论”、“生活、艺术、..

《各民族友谊》

《各民族友谊》:原苏联文艺和社会政治性月刊。1939年3月根据高尔基倡议在莫斯科创办,旨在普及和交流原苏联各民族文学,加强国际间各民族的联谊活动。苏联作协机关刊物之一。最初不定期,1949年改双月刊,1955年起为月刊。除..

盖斯魏因

富塞内格尔

富塞内格尔:【生卒】:1912—【介绍】: 奥地利女小说家。原名多恩(Dom)。曾在因斯布鲁克和慕尼黑攻读历史、艺术史和哲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她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以写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为主,作有《基督降..

《红色处女地》

《红色处女地》:原苏联早期大型综合性杂志。列宁曾亲自参加筹备,1921年创刊于莫斯科。先为双月刊,后改月刊。沃隆斯基是首任主编,高尔基负责过文艺专栏。他的《我的大学》及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左琴科等作家作品均在该..

《国际文学》

《国际文学》:原苏联文艺月刊。1933年创刊于莫斯科。前身为《外国文学通报》(Вестник Иностра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29-1930)和《世界革命文学》(Литература Мировой Ре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