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9—1983
【介绍】:
波兰作家。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任波兰作家协会副主席,五十年代初是波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积极提倡者,1956年以后成为激烈的持不同政见者。其作品大多反映波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道德问题,代表作有《夜晚》(1945)、《灰烬与金刚石》(1948)、《金狐狸》(1955)、《黑暗笼罩大地》(1957)、《天堂大门》(1960)、《碎片》(1966)等。
【生卒】:1909—1983
【介绍】:
波兰作家。
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任波兰作家协会副主席,五十年代初是波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积极提倡者,1956年以后成为激烈的持不同政见者。其作品大多反映波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道德问题,代表作有《夜晚》(1945)、《灰烬与金刚石》(1948)、《金狐狸》(1955)、《黑暗笼罩大地》(1957)、《天堂大门》(1960)、《碎片》(1966)等。
巴钦斯基:【生卒】:1921—1944【介绍】: 波兰诗人。曾参加地下反抗活动,在1944年的华沙起义中牺牲。1942年开始在地下刊物上发表诗歌,短短两年写出500首诗歌和20篇短篇小说。他的诗反映了年青一代的战斗历程,揭露德国法西斯..
巴兰恰克:【生卒】:1946—【介绍】: 波兰诗人、评论家。是战后第四代诗人的佼佼者,毕业于密茨凯维奇大学波文系。作有诗集有《一口气》(1970)、《清晨日记》(1972)、《人工呼吸》(1977)等,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评论..
阿乌德尔斯卡:【生卒】:1904—【介绍】: 波兰女作家。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当过教师、战地记者、波兰语大辞典副主编、波兰作协主席、名誉主席。1928年开始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两部曲《鸟之路》(1974)和《晴和的初秋》(..
贝伦特:【生卒】:1873—1940【介绍】: 波兰作家。曾在慕尼黑和苏黎世攻读自然科学。1894年发表处女作《教师》,小说深受尼采哲学和现代派文学影响,讲究形式完美,追求语言的华丽,喜欢采用晦涩难懂的词句。长篇小说有揭露空谈..
博宾斯卡:【生卒】:1887—1968【介绍】: 波兰女作家。曾参加1905年革命,1920-1945年住在苏联,从事波兰文化工作,曾是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45年回国后专事写作活动。写有小说《幸福的孩子》(1918)、《少先队员的审判》(1925)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