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1—
【介绍】:
捷克作家。
早年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72至1987年任捷克斯洛伐克作协主席。创作主要取材于农业合作化运动,如中篇小说《玛琳娜·拉德沃科娃》(1962),长篇小说《圣米哈尔》(1971)、《鹳巢》(1976)、《亚当与夏娃》(1983)。取材于西伯利亚的小说有《白牡马》(1975),中篇小说《虎区的秋天》(1979)等。
他被认为是捷克当代最具洞察力的作家,曾多次获哥特瓦尔德国家奖和“人民艺术家”称号。
【生卒】:1921—
【介绍】:
捷克作家。
早年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72至1987年任捷克斯洛伐克作协主席。创作主要取材于农业合作化运动,如中篇小说《玛琳娜·拉德沃科娃》(1962),长篇小说《圣米哈尔》(1971)、《鹳巢》(1976)、《亚当与夏娃》(1983)。取材于西伯利亚的小说有《白牡马》(1975),中篇小说《虎区的秋天》(1979)等。
他被认为是捷克当代最具洞察力的作家,曾多次获哥特瓦尔德国家奖和“人民艺术家”称号。
克拉托赫维尔:【生卒】:1904—【介绍】: 捷克作家。主要从事历史小说创作,表示要努力复活捷克和欧洲的历史,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主要作品有《漂泊的历程》(1939)、《扬大师》(1951)、《欧洲跳起了华尔兹》(1974)、..
克利马:【生卒】:1931—【介绍】: 捷克作家、政治活动家。《文学报》编辑。深受卡夫卡影响,善于运用喻意写作,以揭露阴暗面着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极好的一天》(1960)、《沉默的时刻》(1963),戏剧《城堡》(1965),短篇小..
昆德拉:【生卒】:1929—【介绍】: 捷克诗人、作家。生于布尔诺市一知识分子家庭。当过工人、爵士乐手,毕业于布拉格艺术学院电影系,曾任文学教员、《文学报》主编、作协理事。受萨特影响较深,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诗集《人,一..
马特休斯:【生卒】:1888—1952【介绍】: 捷克翻译家、诗人、剧作家。生于无产者家庭。1912年毕业于布拉格文学院法语专业,第一次大战时被征入伍,在塞尔维亚、意大利战线作战,战后任过杂志编辑和大学教授,并从事俄、德、法、..
库布卡:【生卒】:1894—1969【介绍】: 捷克作家。1914年被征入伍,1915年被俘,成为在俄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成员之一,1917年随军到中国哈尔滨,在宗教界服务,战后回到布拉格继续学习。作品体裁多样,有游记《东方的色彩》(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