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弃生:(1867—1929)台湾诗人。原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日本侵占台湾后改名儒,号弃生。男。台湾彰化县人。为现代名作家洪炎秋之父。光绪十七年(1891)以第一名考入台湾府学。清政府割让台湾时,曾参加抗日义军。斗争失败后,杜门不出,埋头著述。终生不剪辫发,不与日本朝野权贵名人交往,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所作诗文,记述台湾人民抗击日寇的史买,抒发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操。一生著作颇丰。生前出版的有《寄鹤斋诗裔》(1917)、《台湾战记(瀛海偕亡记)》(1922)等。此外还有《寄鹤斋古文集》、《寄鹤斋骈文集》、《寄鹤斋诗话》、《游八洲记》、《八洲诗草》等。后人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1970)出版。他的诗文对台湾的汉诗运动发生过积极的影响。杨云萍评论说:“近代台湾的学人之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风的 当首推洪儒。”(《台湾史上的人物》)。叶石涛赞誉他“把台湾社会和历史刻划于诗文中,发挥了不屈不挠的抵抗精神”(《台湾文学史纲》)。
为您推荐
何晓钟:(1934— ) 台湾剧作家。本名何祖武。男。山东济宁县人。台湾空军通信电子学校毕业,后任职于军中。1960 年以《四海亲情》获《亚洲画报》小说征文社会组第一名,奠定写作信心,不断进行业余创作,退役后成为专业剧作家。..
何欣:(1922— ) 台湾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男。河北深泽县人。毕业于西北大学英文系。抗战时期曾在《时与潮文艺》工作。1945 年台湾光复后去台湾。曾担任《公论报》副刊主编、国立编译馆编纂、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并参予..
何紫:(1938— ) 香港儿童文学家。原名何松柏。男。广东顺德人,生于澳门。自幼丧父,靠母亲买卖米粮为生,生活极端艰辛。1946 年进敦梅小学念书,1959 年高中毕业,先当教师 3 年,再转任《儿童报》编辑,并兼任香港《华侨日报》副刊..
洪简:(1941— ) 台湾散文家。本名简静惠。女。原籍台湾台北市。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获美国罗耀拉大学教育硕士。担任过洪建全视听图书馆馆长、书评书目社社长、中国文化大学讲师。现任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会常务董事。..
何瑞雄:(1933— ) 台湾侍人。男。生于台湾冈山。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曾赴日本东京大学深造。笠诗社成员。诗创作始于中学时代,诗作最初发表在《新诗周刊》上。著有诗桌《蓓蕾集》(1958)、《白菩提》、《山谷组诗》,童话..
何志浩:(1903— ) 台湾诗人、学者。男。祖籍浙江象山县。曾就读中央大学、陆军官校、陆军步兵学校、陆军大学、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国防大学。获美国加州国际大学文学博士。1921 年开始在宁波《四明日报》发表作品。已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