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哲:(1934— ) 放美作家。男。笔名有大方、颜欢、余欢颜、水草平、思湄等。生于福建厦门。其父陈维新是旅越小说家和作曲家。早年在越南接受教育,先后在堤岸福建中学和知用中学读初中和高中,后赴西贡明德大学读书,毕业于该校中国语文系。历任越南堤岸《越华报》、《建国日报》和《论坛晚报》总编辑,邵氏影业公司宣传部主任。赴台湾后,曾任台北《自由侨声报》总经理。后离台赴美,在三藩市《中南报》任总编辑兼总主笔和《清溪文艺》主编。现任三藩市《远东报》社长兼总编辑。同时积极参与世界华文文学活动,任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筹备委员,亚洲华文作家协会执行委员,《世界华文作家》杂志编委,世界越寮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北美新中华文艺学会监事兼《青华文艺》编委,台北中国文艺协会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等委员会成员等。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湄江泪》,诗歌、小说和散文选集《西贡烟雨中》,华侨问题专著《越棉寮华侨与中华文化》、《越南华侨概况》、《越棉寮侨社回顾与前瞻》,分别由台北侨联出版社和正中书局出版。另有一册文学作品选集《金山脚下》即将出版。陈大哲的作品曾多次获奖,其中影评《一板之隔功德无量》1954 年获香港《世界电影画报》影评大展首奖,小说《就只有这一个中秋》1990 年获广东归侨作家华侨题材小说优秀奖。1986 年获台北侨务委员会文化奖,并被推举为当年侨社杰出人物。
为您推荐
陈炳煌:(1903— ) 台湾散文家。笔名鸡笼生。男。台湾基隆人。基隆旧称鸡笼,以此为笔名。1916 年赴大陆就读于福州鹤龄英华书院,1918年转学至香港拔萃书院。1920 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毕业后升入大学部。1925 年“五卅..
陈苍多:(1942— ) 台湾翻译家。男。台湾澎湖人。8 岁入学,自小学逐步进入研究所,受过系统的教育。初中阶段作文并不优良,但严格的批语促他奋发,终于激起他对文艺的兴趣。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毕业后,先后在师大、大同工学院..
沉思:(1928— ) 台湾诗人。本名沈允锡,女。原籍江苏江宁县。早年毕业于广西桂林市汉民中学。曾任职粤汉铁路、川湘公路局及重庆电信局。去台湾后在台北空军总部通信处工作。后因其夫工作关系,辞职南下,开始乡居旅游、自由写..
陈博文:(1932— ) 泰国华人作家。曾用笔名华兰、任坚、萧燕等。男。祖籍广东澄海县。早年毕业于澄海县立中学。赴泰后,就读于曼谷国际商学院。大学毕业后自办商行,同时涉足新闻界,兼任华文报纸的副刊编辑。业余致力于文学创..
陈炳元:(1919— ) 香港诗人。笔名樱子、平原。男。生于福建厦门。任银行经理。诗创作始于 30 年代,抗战时期曾编辑《海燕诗刊》,抗战胜利后去香港,诗作散见于港台及东南亚地区报刊。诗集《树》于 1978 年出版。..
陈垂映:(1916— ) 台湾小说家。本名陈瑞荣。光复后改名陈荣。笔名另有陈雪峰、陈狼石、垂映生等。男。台湾台中县人。台中一中毕业, 1933 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英文系,后转入经济系,1939 年毕业。1940 年返台任职于大和拓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