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又方

曹又方:(1942— ) 旅美小说家。本名曹履铭。笔名苏玄玄。女。祖籍辽宁岫岩,生于上海。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1954 年入台南市女中。1952年 10 岁时即在台湾《中华日报》副刊发表习作,1967 年开始以苏玄玄笔名发表小说,1969 年短篇小说《龙家的闹剧》获落花生杂志征文首奖。1970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爱的变貌》。1976 年起以曹又方笔名发表文章至今。既写小说,又写专栏,1976 年任台湾拓荒出版社总编辑,1978 年独立撰写台湾《妇女杂志》的“开放的心”、《民众晚报》的“刺”、《新生报》的“剖”等 6 家报刊的专栏,为妇女运动呼喊。1979 年赴美,1984 年开始任美国《中报》副刊主编。已出版小说集《爱的变貌》(1970)、《绵缠》、《云匆匆爱匆匆》,《湿湿的春》、《风尘里》、《捕云的人》,长篇小说《碧海红尘》、《风》、《美国月亮》等;专栏散文、杂文集有《随缘小集》、《刺》、《情怀》等,另有婚姻爱情论文集《开放的女性》等。其小说几乎全是描写男女关系和爱情婚姻故事,有“张爱玲第二”之称。短篇小说集《捕云的人》、《风尘里》、《湿湿的春》被冠以“鸳鸯谱系列小说”之一、之二、之三。在“鸳鸯谱系列小说”的序里,作者说:“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故事是永远写不完的,20 世纪实在是一个十分变异的时代,许多观念和价值都在变,男女间的事也变得更为复杂和光怪陆离了  ”。60、70 年代,随着台湾由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和对外开放,人门的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现代意识对传统的挑战也使男女关系发生质变,曹又方正是在这种变化中进行爱情探险。其早期小说描写的是一群对爱情抱着理想主义,却又因现实的残酷而使幻梦破灭的人物。到了中期,《绵缠》中的女主角顾敏纯虽仍在不幸的婚姻中颠沛和苦闷,但小说的人物和前已不同,她已能摆脱痛苦婚姻的绵缠去作新的追求,尽管那种追求仍然是渺茫的。及至《美国月亮》,作家的爱情主体脱离了纯粹情欲的纠缠,把目标转向事业和人生。在爱情小说的风格上,与同时代的女作家相比,曹又方笔下的作品和人物,带有明显的外来痕迹。

为您推荐

曹宏威

曹宏威:(1951— ) 香港作家。笔名曹为等。男。祖籍广东台山,生于香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药理系资深研究员、美国纽约市公共卫生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历任香港浸会学院化学系讲师,香港中文大学生..

曹聚仁

曹聚仁:(1900—1972) 香港作家。字挺岫。笔名彭观清、天龙、陈思、袁大郎、丁舟、丁秀、赵天一等。男。原籍浙江金华。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去金华上中学,中途辍学。于 1915 年考入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得到陈望道、朱自清、刘大..

蔡炎培

蔡炎培:(?— ) 香港诗人。笔名杜杜、杜红等。男。毕业于台湾大学农业教育专业。现为香港《明报》副刊编辑。著有诗集《小诗三卷》(1978)。他对诗有执着的追求,最大的特色是求“真”,爱情是蔡炎培写诗的主要源泉。《变种的红豆..

蔡源煌

曹兮

曹兮:(1911— ) 新加坡华人小说家。曾用笔名葛兮、蓝草、潮汐、葛国胜等。男。生于江苏南京。在中国接受教育。1937 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抗战开始后投笔从戎,参加战干团,在华北中条山战区从事游击战,升任上校游击队司令..

蔡孝乾

蔡孝乾:(1908—1982) 台湾作家。男。台湾彰化县人。1924 年赴大陆,入上海大学读书,其间受到共产主义思想影响。1924 年参与重建上海台湾青年会,1925 年参与建立上海台湾学生联合会,1926 年参加中台同志会上海分会。1927 年返..

蔡昭仙

蔡昭仙:(1950— ) 台湾小说家。女。台湾嘉义县人。嘉义女子中学毕业。1964 年在《联合报幅》副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玫瑰花瓣上的彩虹》。此后陆续在《皇冠》杂志、《幼狮文艺》、《联合报》等报刊上发表小说。 196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