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子豪:(1912—1963)台湾诗人。原名谭基,谱名天才。男。四川广汉人。曾就读于成都中学、北平中法大学北德学院高中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肄业,重庆中央训练团新闻研究班第一期结业。1938 年任浙江《扫荡简报》编辑,创办《东方》团报。后为《前线日报》的“诗时代”主编。1947 年去台湾,先后任职于台湾省物资调节委员会台中办事处、台湾省粮食局。1951年与钟鼎文等创办《自立晚报》副刊“新诗周刊”,曾任主编,1954 年又与钟鼎文、余光中、夏菁等人创办蓝星诗社,并将“新诗周刊”移至《公论报》,改名“蓝星周刊”。其后又创办《蓝星诗刊》、《蓝星季刊》及《蓝星宜兰版》。1957 年主编《蓝星诗选》,1963 年因患胆道癌在台北去世。覃子豪是
50 年代台湾诗坛的重要诗人,曾发表《新诗向何处去》、《关于新现代主义》等文,与“现代派”诗人就“横的移植”问题展开争论;发表《论象征派与中国新诗》,与批评现代诗“晦涩暧昧”的观点展开争论。他的创作曾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洛夫说他的作品“不仅是象征表现的执着,且有对现代主义新表现的尝试与实验”(《从〈金色面具〉到〈瓶之存在〉》),然而他反对脱离中国文学传统的“横的移植”。主要作品有诗集《海洋诗抄》、《向日葵》、《画廊》,诗论集《诗的解剖》、《论现代诗》,译诗集《匈牙利裴多菲诗抄》、《法兰西诗选》,散文集《东京回忆散记》。逝世后,《覃子豪全集》出版。
为您推荐
孙鲁滨:(1922— ) 台湾散文家、学者。笔名若愚、乐予、渔家儿。男。籍贯福建惠安县。毕业于协和大学教育系。曾担任小学、中学、大专教师,报社编辑、主笔、总主笔。现任中台医专教师、报社特派撰述。1941 的
12 月开..
覃靖:(1928— ) 台湾小说家。原名易鹏飞。男。湖南靖县人。湖南鹤山高等小学毕业。1940 年 13 岁时参军。后在台湾空军军官学校受训。 1951 年开始写作散文。1955 开始小说创作,当年获香港《亚洲画报》小说佳作奖、《祖国..
孙如陵:(1917— ) 台湾散文家。男。贵州松桃县人。1942 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新闻系。曾在贵州担任短期教育行政工作,此后一直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并在大学兼授副刊课程,历任《中央日报》副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台静农:(1903—1990)台湾作家。字简伯。男。安徽霍丘人。曾是未名社主要成员。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后转该校国学研究所半工半读。抗日战争前,先后在北京辅仁大学、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任教兼中文系主任。抗战期..
孙虹:(1931— ) 台湾散文作家。本名孙德彪。男。原籍江苏南通。早年毕业于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曾任教师、编辑、台湾教育部专员、秘书及专门委员。现任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副司长。作品曾获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章、中兴文艺..
孙陵:(1914—1983)台湾小说家、散文家。笔名梅陵、虚生。男。原籍山东黄县。幼时生活在哈尔滨,13 岁随父到青岛,17 岁入哈尔滨法政大学。毕业后任吉黑邮政管理局秘书、哈尔滨新街市邮政局长。主编过长春《大同报》副刊,并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