琹涵

琹涵:(1949— ) 台湾散文家。笔名郑频。女。祖籍广东潮阳,生于台湾屏东。现任教于台南白河国民中学。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系毕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结业。童年多病,个性安静,喜欢读书。学生时代就开始写作,且始终没有中断,但也未特别用功。她有个喜爱文学的妈妈,求学过程一帆风顺,毕业后去教书。安走的生活、平静的心境,给她提供了写作的极好条件。而弟妹陆续出国深造更鞭策她努力写作。她相信人世的美好,也对人生充满希望,“不管今天遭遇如何的困境和打击,我始终相信,明天的太阳依然会升起,一切都会好转”。”我一直认为没有必要把生活中的悲哀渲染、扩大,而应将它视为生命的历炼”。她盼望读者“在读完我的文章后,能对生活有点信心”。她以写散文为主,小品文尤见佳妙。创作风格清新脱俗,传达了对世间万物宽厚广博的关注与爱,处处洋溢着真挚、温馨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其作品曾获台湾教育部儿童剧本奖、第二十届中国语文奖章、台湾省政府优良作品奖等。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生命之爱》(1982)、《阳光下的笑脸》(1983)、《忘忧谷》(1986)、《年少情怀》(1987)、《清音》(1987)、《希望是一座山》(1988)、《心中桃源》(1988)、《岁月的名字》(1988)、《向阳光多处行》(1989)、《红尘心语 V1989)、《春天的拜访》(1990)、《留一方心田》(1990)等。

为您推荐

琹川

琹川:(1960— ) 台湾诗人。本名洪嘉君。女。生于台湾台南县。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景文高中教师、《时报周刊》及华视《今天》副刊专栏作家。曾获台湾 1989 年全国优秀青年诗人奖、辅仁大学文学散文奖和第一届盐分地..

乔林

乔林:(1943— ) 台湾诗人。本名周瑞磷。男。台湾基隆人。曾就读于台湾中国市政专科学校土木料,后任职于荣民工程处。1961 年在《蓝星诗页》上发表第一篇作品,曾创办《龙族》诗刊,主编过《青年杂志》学生版。早期诗作充满超..

琦君

琦君:(1917— ) 台湾散文家。原名潘希珍,别名希真。笔名琦君。女。祖籍浙江永嘉。父亲做过大官,喜爱诗画。她自幼从家庭教师读经背诗,并偷读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12 岁随父迁杭州,考入弘道教会女子中学。在此赢得初中部作文..

齐如山

钱歌川

钱歌川:(1903—1990) 旅美散文家、翻译家。原名钱慕祖。笔名味橄、秦戈船,主要笔名歌川、钱歌川。男。湖南湘潭人。早年留学英国。3O 年代回国后,在中华书局主编《中华杂志》。曾在上海《新中华》半月刊发表《亚伦坡的生平..

蓬丹

蓬丹:(1950— ) 旅美散文家、小说家。本名游蓬丹。女。祖籍福建宁德,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主修图书管理,后赴加拿大研读商科及文学。1980 年任美国《加州日报》副刊主编,1982 年起任长青公司总编辑。自幼..

彭竹予

彭竹予:(1925— ) 台湾散文家。原名彭长根,现名彭徐。笔名彭竹予、古行人、东方未白、乐天等。男。祖籍江苏南通县。父亲彭金发,母亲裘氏,都作工,后失业,母亲改嫁。父亲带着他兄妹三人流落上海,被尊圣善会收容。3 个月后,他被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