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中南:(1912— ) 台湾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笔名穆穆。男。山东蓬莱县人。毕业于原北平中国大学国文系。1935 年因赴沈阳从事爱国工作而被日本宪兵逮捕,出狱后进关,在故乡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曾任山东蓬莱县中心小学校长。1937 年参加地方游击队,于 1939 年受伤赴北平从事故后工作。1940 年任《和平日报》沈阳社主笔,兼任《沈阳日报》主笔,并创办“文运”出版社。1947 年 7 月底去台湾,任《平言日报》编辑。1950 年协助创办《中国时报》的前身《征信新闻报》。1951 年创办丈坛社,出版《文坛》月刊和《文坛丛书》。1955 年担任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总干事。1956 年他还开设了《文坛》函授学校,兼任台湾国防部政治部军中文艺函授班班主任。后又在淡江文理学院中文系兼任教授 7 年,在辅江大学兼任教授 5 年。1977 年 10 月,他突患中风,翌年 3 月右眼失明。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亡国恨》(1952)、《古城》(1956)、《杨宾楼与小白龙》(1972)、《苦难中成长》(1972),长篇小说《大动乱》(1952)、《三十五岁的女人》(1953)、《圈套》(1953)、《苦饮》(1972),文学评论《写作的境界》(1966)、《中国文学史钢》等。1978 年出版《穆穆自选集》。
为您推荐
牧羚奴:(1943— ) 新加坡华人诗人、翻译家。原名陈瑞献。男。祖籍福建南安,生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某小岛。17 岁开始学习写诗作画, 19 岁即有诗作见诸报端。毕业于华侨中学。1964 年考入南洋大学,主修英文和英国文学,并选修..
木心:(1927— ) 旅美散文家。男。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浙江乌镇。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曾先后任教于杭州绘画研究社、上海交通大学。同时在大学讲授美学理论。1984 年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即因其富有个人特色而受..
牧衷:(1948— ) 香港诗人。原名林穆忠。笔名有蒲白等。男。福建南安县人。1973 年到香港。现任职于商业机构。写作以新诗、杂文为主。诗作题村广泛,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人生、草木、小河、牧场都是他描抒的对象;感情充沛,..
莫河:(1938— ) 新加坡华人散文家。本名莫昌虎。笔名汀黄、汀上黄、李颙、羽非等。男。原籍海南文昌县。曾从事文艺丛书、杂志编辑工作,担任过《吾土吾民》散文选集编委。现职教师,并任新加坡作家协会理事。从事散文创作 3..
陌上尘:(1952— ) 台湾小说家。本名刘振权。男。台湾苗栗县人。基隆立德高等工业学校电子科毕业。后进台湾造船公司、台湾中国造船公司高雄总厂当技工、技术员。1965 年在苗栗《教育杂志月刊》上发表诗歌处女作《春》。1..
闵垠:(1934— ) 台湾诗人。原名闵振华。男。山东济宁人。台湾政战学校政治研究班毕业。历任台湾东吴大学教师、副教授,记者,香港《万人日报》驻台特派员等职。为葡萄园诗社成员。1948 年开始发表诗作,去台后曾主编《南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