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渝

莫渝:(1948— ) 台湾诗人。原名林良雅。笔名莫渝、白沙堤。男。台湾苗栗县人。曾就读于台中师范专科学校、淡江大学。曾任书店职员、杂志编辑、教师等职。为笠诗社、台湾笔会、台湾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社、世界华文诗人协会、台湾中华民国儿童文学会、中华民国新诗学会等文化组织的成员。1963 年开始接触新诗。1965 年首次有两首诗歌在《葡萄园》诗季刊发表。莫渝最初执迷于诗歌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和情趣,初期诗创作也热衷追求于此。至 1972 年,随着诗人生活领域的扩展,他对现实生活有了较为深沉和具体的了解,开始有了诗的“自我觉醒”,主张诗歌应运用“传达内在心灵”的特点,成为生活的见证和喜悦的渊薮,诗人必须认清和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从这时起,莫渝以《在我们的土地上》为总题目,创作了一系列诗篇。198o 年,他对自己的诗歌创作作了总结:“混迹诗坛多年,一直摆荡着写实与写意的秋千,写实——面对社会型态、事件,用微弱的笔,提出消极、无力的抗议和批判;写意——把诗作当作管道,用娱乐的笔,宣泄一己情怀。不论写实或写意,总要期许自己表现的诗篇,能够一针见血的达到批判,和一语击中的产生感动。诗的创作过程,也许苦涩,悲凉,但批判现实,感动人心该是诗的两股使命。”莫渝的代表诗集是《土地的恋歌》,全集流溢着纯朴的乡土气息和对土地的眷恋。在译介外国诗歌方面,他也做出较大贡献。1973 年他开始研读法国诗歌,19s2 年专程去法国进修。经莫渝译介的外国诗人有 20 余人,数十个国家,译著和研究文集约 30 余种。主要诗集有《无语的春天》(1979)、《长城》(1980)、《土地的恋歌》(1986)。曾获台湾优秀青年诗人奖、中国新寺学会新诗创作奖、教育部新诗创作奖、笠诗社翻译奖。

为您推荐

莫河

莫河:(1938— ) 新加坡华人散文家。本名莫昌虎。笔名汀黄、汀上黄、李颙、羽非等。男。原籍海南文昌县。曾从事文艺丛书、杂志编辑工作,担任过《吾土吾民》散文选集编委。现职教师,并任新加坡作家协会理事。从事散文创作 3..

闵垠

闵垠:(1934— ) 台湾诗人。原名闵振华。男。山东济宁人。台湾政战学校政治研究班毕业。历任台湾东吴大学教师、副教授,记者,香港《万人日报》驻台特派员等职。为葡萄园诗社成员。1948 年开始发表诗作,去台后曾主编《南风报..

孟瑶

孟瑶:(1919 一)台湾小说家。原名杨宗珍。女。祖籍湖北武昌,生于汉口市。出身中等家庭,儿时随父在南京度过,就读于南京女子中学实验小学和南京女中。中学未读完就随父回汉口,在汉口市女子中学插班继续学习。高中毕业后考取中..

孟紫

米军

米军:(1922— ) 马来西亚华人诗人。原名林祑趾,现名林紫。笔名牛子牛、米军等。男。原籍广东普宁。生于马来亚吉打州。儿时随父返回故乡普宁,中学毕业后在农村教书。曾与友人合办《青年文艺》。1941 年去桂林,曾协助胡风工..

苗芒

苗芒:(1935— ) 新加坡华人散文家、诗人。原名黄友吉。曾用笔名黄季、比翼、渺茫,主要笔名苗芒。男。祖籍福建南安,生于新加坡。早年就读于新加坡中正中学。196o 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后在中学任教,并任师资训练..

苗秀

苗秀:(1920—1980)新加坡华人小说家。原名卢绍权。曾用笔名军笳、夏盈、茵毅、庐军、史进、贾村、笠夫、文之流、闻人俊、夏凝霜等,主要笔名苗秀。男。祖籍广东三水,生于新加坡。早年在英校接受教育,后担任银行书记,继入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