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1942— ) 新加坡华人杂文家、诗人。原名韩山元,曾用笔名宋丹、鲁文、鲁生、岳文、章明、章翰、丘文华、宋秋阳、洪马义等,主要笔名马德。男。祖籍广东文昌,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古来。1945 年移居新加坡。高中毕业后曾任《知识报》编辑,又在《民报》编过“朝花”文艺副刊。从 1958 年开始写作,先后发表了大量诗歌、杂文、小说、评论等作品,并以多种笔名出版了各种著作,如宋丹的评论集《文艺与生活》(1962),鲁生的杂文集《门外文谈》(1970)和诗集《街头小唱》(1970),马德的诗集《隔着长堤》(1972)、《苦难的航程》(1973)和《山花集》(1978),章翰的评论集《文史丛谈》(1976)、《鲁迅与马华文艺》(1977)和《文艺学习与文艺评论》(1973),岳文的杂文集《人世百态》(4 集,1969、1970、1971、1974),丘文华的小说集《她伤了爸爸的心》(1979),章明的《人生观、职业与前途》(1971)、《友谊之路》(1972)和《朋友之间》(1973),以及《读书与写作》(1970)等。马德的诗以讽刺诗为佳,多能揭发社会的丑恶现象,为人民的不幸发出不平之声。他主张“诗歌得有韵律,要有艺术性”,同时又反对“只追求技巧和艺术性,不管是否对大众有益”的歪风(《<山花集>后记》),因此其诗既有艺术美,又饶具社会意义,既通俗又尖税,为文坛所推崇。他又以杂文创作著称于马华文坛,其作笔锋老辣,针砭时弊颇为犀利。
为您推荐
罗隼:(?— ) 香港散文家。原名罗琅。笔名罗隼、罗漫、罗烺、林琅、韩潮、书韵、爱枫、蔓伦萝等。男。在汕头市立一中读初中,去香港后自修。曾在出版社任图书发行主管 15 年,后经商。70 年代初期与他人共同创办宏图出版社,并..
罗智成:(1955— ) 台湾诗人。男。生于台湾台北。1978 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两年后入《中国时报》任“人间”副刊编辑。1982 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陌生校区东亚文学研究所学习,翌年获文学硕士,进入博士班。1985年毕业后曾任该..
骆明:(?— ) 新加坡华人散文家。原名叶昆灿。笔名骆明、司徒文、刘心、丘野、唐尼、赵明等。男。早期从事教育工作 20 年,任教师、高级教师、校长等职,也是新加坡华文中学教师会秘书长,出席过世界教师大会 10 余次。1983 年..
洛夫:(1928— ) 台湾诗人。本名莫洛夫。曾用名莫运端。笔名洛夫、野史。男。原籍湖南衡阳市。祖父为自耕农,父亲经商。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历任海军中校特等编译官、英文秘书、教授、总编辑等,为亚盟总会专门委贝。现..
骆学良:(1926— ) 台湾小说家。笔名马各、南乡子。男。福建南平人。1943 年任南平《南方日报》地方新闻采访编辑,第二年参加青年军。 1949 年去台湾,考入《中华日报》南部版,主编《新文艺》周刊,并与文友合办新创作出版社,编..
洛卡:(1939— ) 台湾散文家。原名詹瑞麟。男。台湾云林县人。曾任《现代创作》主编,现任《春暖杂志》社长。曾获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奖,另获台湾青溪新文艺散文、诗歌奖多次。主要有散文集《明月照我心》、《洛卡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