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泽

李双泽:(1949—1977)台湾小说家。男。福建晋江人,生于菲律宾。幼年随母亲到台湾,定居于淡水。淡江文理学院数学系肄业。1975 年、1976年两次去西班牙和美国学习绘画。在校时开始文学创作,亦擅长音乐、摄影等。是台湾校园歌曲的开创者之一。所作《心曲》、《送别》等曾风靡一时。 1977 年 9 月 10 日,在淡水镇兴化店海滨为救一溺水者而为巨浪吞没,年仅
28  岁。友人梁景峰将其生前的文学与音乐创作辑成《再见,上国》一书,1978年 9 月由台湾长桥出版社出版。文学部分有小说 17 篇、散文杂谈 20 篇、报道 3 篇。小说部分的篇目为《阿薇那·荒城之夜》、《上帝杀人》、《背十字架的人》、《当中国醒来的时候》、《人海战术》、《蟑螂》、《桑却斯将军》、《方霜》、《大师达利》、《陈老师》、《阿B的》、《中国街》、《阿第噢斯——再见,巴可》、《上国》、《阿金外史》、《安·卡内斯曼》、《终战の赔偿》。代表作《终战の赔偿》(《战败的赔偿》)原作于 1977 年在菲律宾探亲旅行途中,以遗作发表于《台湾文艺》革新号第四期,获第九届吴浊流文学奖。小说写二战中死于菲律宾的松田大尉之母随鹿儿岛战殁遗族旅行团来吕宋岛扫墓,当年与松田勾结消灭菲律宾游击队,后又杀死松田洗白自己的林场主施清泉,编造了一套“伯仁为我而死”的谎话和“松田遗孤”的骗局,企图骗取松田的家产。周围的各色人物也在打类似主意,或乘机揩油,还美其名曰战争的“赔偿”。而真正当炮灰屈死的两万多台胞的野魂,“如今仍在吕宋岛的丛林沼地里默默的游着”。作品采用多角度叙述方法,在情节的逐渐展现中深刻地剖析了各色人物丑恶的心灵,而相当出色的人物语言更是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

为您推荐

李拾荒

李拾荒:(1946— ) 新加坡华人小说家。原名陈中良。曾用笔名柏敖、江飒、江小川、徐柏敖等,主要笔名李拾荒。男。祖籍福建安溪,生于新加坡。早年在新加坡立化中学读书。初中三年级时开始创作小说、散文等作品。70 年代从事..

李少儒

李少儒:(1928— ) 泰国华人诗人。男。祖籍广东省揭西,生于中国。早年在国内接受教育至初中毕业。赴泰后,先后在厦门大学以及台湾中华函授大学文史系进修。50 年代曾任华文报社的漫画助编,并在报上开辟漫画专栏。70 年代任教..

李升如

李升如:(1912— ) 台湾诗人。别号继起。笔名小年、浪者。男。原籍山东泰安市。山东大学毕业。曾任山东省政府秘书、山东省立政治学院讲师、中学教师、商专及工专讲师、中国文艺协会台中分会值年常务理事。现为台湾省文艺..

李寿章

李佩征

李佩征:(1920— ) 台湾诗人。男。河南信阳人。现旅居美国纽约。台湾大学夜间部肄业,后长期经商,曾任开大证券公司董事长。60 年代在台湾发起成立葡萄园诗社,并任该社社长,创办了《葡萄园》诗刊,奖励台湾青年诗人的创作,在台湾..

李男

李男:(1952— ) 台湾诗人。原名李志刚。笔名李男,言音戈。男。原籍江苏吴县,生于台湾屏东县。毕业于屏东高级工业职工学校。对文学、电影、绘画有狂热的追求,但也深爱慈孝友恭的传统家庭生活。他的诗观是:“写诗,和照像十分相..

李勤岸

李勤岸:(1951— ) 台湾诗人。原名李进发。笔名牧尹等。男。台湾新化人。东海大学外文系毕业,获美国奥克拉荷马市大学英语硕士。曾任中山大学外文系讲师,汉家杂志总编辑,诗人季刊发行人、社长及教师人权促进会发起人。创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