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贤

李魁贤:(1937—— ) 台湾诗人、文学评论家。笔名枫堤。男。台湾台北县人。1958 年毕业于台北工业专科学校,主修化学工程。1964 年毕业于 台 湾 “ 欧 洲 语 文 中 心 ” , 主 修 德 语 。 1985 年 获 美 国 MarquisGriseppeScice-una 国际大学基金会颁授的荣誉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台肥公司南港厂化学工程师,现任名流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1953 年开始发表诗作。1964 年参加笠诗社。1972 年参加瑞士的里尔克学会。1976 年参加英国剑桥的国际诗人学会,并为创会会员,后改组为世界文学学会。1980 年参加新创立的台湾笔会,当选为副会长。还担任过吴浊流新诗奖、巫永福评论奖等一系列文学奖的评选委员,是台湾颇负盛名的诗人和诗评家。主要诗集有《灵骨塔及其他》(1963)、《枇粑树》(1964)、《南港诗抄》(1966)、《赤裸的蔷薇》(1977)、《李魁贤诗选》(1985)、《水晶的形成》(1986)、《输血》(1986),另有日文诗集《枫の叶》,散文集《欧洲之旅》(1971)、《淡水是风景的故乡》(1983),评论集《心灵的侧影》(1972)、《德国文学散论》(1973)、《弄斧集》(1976)、《台湾诗人作品论》(1986)、《飞禽诗篇》(1987〕、《走兽诗篇》(1988)等。诗人早期诗作抒情倾向很浓,表达的是青年诗人的青春感悟。《南港诗抄》后,李魁贤开始把目光转向现实生活;在《赤裸的蔷薇》后记中诗人写道:“由于生活的纠葛和对决,引起了若干嘲弄的诗思”。郭成仪对此时创作评论说:“显然已从少年的懦弱和唯情主义,转位为成年的世故的批判异质的能力,尽管抒情本质并未脱光,但由于讽刺性的增强,以及语言思考力的扩张,产生了颇为理智的诗的世界”。诗人的创作也变得更加深沉和成熟。李魁贤的诗评常常提出颇为精辟的见解,如他对台湾新诗所做的归类和分析:“一是基于‘纯粹经验论的艺术功用寻向’作品,一是‘以现实经验论的艺术功用导向’作品等二种类别,而从最近发展的,我们又看到一种基于现实经验论的社会功用导向的作品。前者较偏向于艺术上的追求,而后者则偏向于讲求社会功用的效果;至于现实经验论的艺术导向作品,可说企图在两方面做一个融合,”李魁贤还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曾获得台湾优秀诗人奖、吴浊流新诗奖、中兴文艺诗歌奖、英国国际诗人学会杰出诗人奖等十余种。作品还被译为多国文字在外国诗刊和杂志上发表。

为您推荐

李过

李过:(1929— ) 新加坡华人小说家。原名李今再。曾用笔名顽岩、辛见、于常、贾旦、何苦等,主要笔名李过。男。祖籍福建省,生于马来西亚柔佛麻坡的巴英。少年时赴中国读书,1948 年底左右返回马来西亚。后入新加坡师资训练学..

李惠英

李惠英:(1930— ) 旅美小说家。笔名李淮安、李铁山、李慧音、李荔娜、李驷、山风、黛安等。女。湖南湘潭县人。毕业于燕京大学。50 年代移居香港,从事新闻工作。后旅居海外。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全美..

李肪

李肪:(1939— ) 台湾散文家。本名李启华。笔名伊凡、伊娃等。女。福建永春县人。毕业于新竹师专。以教书为职业,写作只是她的遣兴与乐趣。还爱好绘画。写散文,也写小说。其作品在布局与结构上皆有清新脱俗的格调,文笔简洁、..

李建

李赫

李赫:(1955— ) 台湾小说家。本名李金土。男。台湾嘉义县人。嘉义民和小学、嘉义中学、台湾辅仁大学图书馆系毕业。曾任远流出版社编辑、《爱书人》杂志主编。现为远景出版公司主编。初三开始在校刊发表文章,高中时曾任校..

李萼

李萼:(1932— ) 台湾散文家。笔名心蕊。女。湖南人。台湾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历任台湾复旦大学助教,崇佑商业专科学校、树德商业专科学校兼任副教授,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铭传商业专科学校兼任讲师。曾主编《妇联书刊》。..

李辉英

李辉英:(1911— ) 香港小说家。原名李连萃。笔名李辉英、西村、夏商周等。男。原籍吉林永吉。1926 年考人上海中国公学中文系,1930 年毕业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并在西南各地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