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焕文

朱焕文:(1923— ) 台湾小说家。本名朱章新。笔名朱焕文、甄悟、沉思等。男。原籍河南新乡。新乡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新乡县立第二小学教师、主任、校长等职。时值抗战后期,因从事敌后抗日活动被日本特务侦悉,被迫离职逃亡乡下,转入地下县政府工作。抗战胜利后参加空军,曾任士官士官长等军职达 29 年之久。其写作历程,从 1947 年在《开封日报》发表第一篇题为《银色项练》的散文起步,该文曾连载一周,对他是莫大的鼓励。后因战乱,时写时辍,直到辗转去台,才正式提起经过磨练的笔。他由散文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到写方块文章,30多年的漫长岁月,终于奠定了创作的基础。起初是要表达一种意念,重点放在结构技巧,遣词用语,力求美化。后期落笔比较平实,向人类心灵深处发掘而追求意境。“自认力不从心,但永远抱着一份敬业之心从事写作”。从 1953 年开始,曾多次获征文奖,得奖类别包括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本、广播剧本等。近几年在广播剧本方面作品甚丰,也涉及儿童文学创作。进入 80 年代后,因妻子去世,肩负过重,但仍坚持写作,多以评论性文章为主。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二度盟》(1963)、《逆流》(1967),中篇小说《天险历程》(1971)、《危途三日》、《几颗子弹》,短篇小说集《夜阑人静时》(1967)、《霞光满天》(1976)、《逸云》(1968)、《漫长岁月》(1968)、《白浪滔天》(1978)、《繁华梦》、《另一种围炉》(1988),报道文学《蓝天鹰扬》(1974),散文集《长桥的两端》等。另有剧本 30 余种。1984 年出版《朱焕文自选集》。

为您推荐

朱沉冬

朱沉冬:(1933— ) 台湾诗人。笔名辰东。男。生于江苏南通。江苏省师院社教系肄业。1959 年自习绘画,曾从事教职多年。1975 年辞退教职,受聘报社任副刊主编、影艺版主编及文教记者等。1981年专事绘画创作。曾主编《诗与音乐..

朱光熹

朱光熹:(1934— ) 台湾诗人。笔名朱朗。原籍山东。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外文系,现任教于台湾省立南投高中。1952 年开始写诗。作品散见于《自立晚报》“新诗”周刊及《诗志》、《野风》等刊物。1965 至 1973 年,间事译作,所译..

朱点人

朱点人:(1903—1949) 台湾小说家。原名朱石头,后改名朱石峰。笔名点人、描文、文苗等。男。台湾台北人。双亲早逝,1918 年老松公学校毕业后即进入台北医学专门学校作雇员,曾在南方热带医学研究所担任助手。 1941 年赴广州担..

周兆祥

朱白水

朱白水:(1921— ) 台湾剧作家。男。原籍广东台山县。毕业于广州大学、香港新闻学院。曾担任台湾国防部康乐总队上校副总队长、台湾电视台导播。现为台湾电视台训练中心编剧班主任。曾获得第一届中山文艺奖。其主要作品有..

周颖南

周颖南:(1929— ) 新加坡华人散文家。本名周国辉。笔名扬虹、青野、欧阳雁、绿茵、扬扬、周漪、周尧封。男。福建仙游人。曾就读于家乡的慕范初级中学、仙游师范学校。1951 年赴印尼开创实业,后加入印尼国籍,现定居于新加..

周增祥

周增祥:(1923— ) 台湾散文家。男。原籍上海市。台湾大学商学系毕业。曾任台湾大学注册组组员,台湾肥料公司人事、购置、销售、资料主管。为工业工程师。1983 年 3 月退休。1942 年在上海《申报》发表第一篇文章《期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