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幼华:(1956— ) 台湾小说家。男。祖籍山东汶上县。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现任某中学辅导主任。约于 1972 年开始文学创作,以小说为主,间有散文及文学评论发表。在早期作品中,从小说题材、主题到艺术结构,都呈现出“淆乱错显、零碎交杂的特性”,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生的空虚、苦闷、堕落和腐败,如《过活小调》、《健康公寓》、《都市之鼠》、《司机大梦》、《永远流行的包青天》等。作为新一代外省作家,王幼华的小说对 1949 年后去台移民的生活十分关心,他用冰冷的语调宣告了这些“中原弃民”的悲哀和绝望,作品如《天魁草莽录》、《兄弟俩》、《南山村传奇》等。王幼华还执着对生命原罪的探索,认为生命为一种命定的、无力抗拒的原罪所牵引,“那是只有病毒的乳房,我毫无选择的、本能的吸吮它”,作品如《欢乐人生路》、《狂徒》等。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两镇演谈》。台湾著名评论家叶石涛说,该作“以丰富的描写能力,打破传统小说按部就班的叙述方式,采用更现代又多角的观点,把整个两镇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活动作为描写对象 成功地把一九七 0 年代的台湾社会的外面景观和内在精神具体地重现出来”(《谈王幼华的小说》)。主要小说集有《恶徒》(1983)、《两镇演谈》(1984)、《狂者的自白》(1985)、《欲与罪》(1986))、《热爱》(1989)等。
为您推荐
王一桃:(1934— ) 香港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本名黄寿延。笔名秀妍、授研、白帆等。男。祖籍福建同安,生于马来西亚丁加奴州。父亲黄径烈为了加奴著名侨领,惜英年早逝。处女作《丁加奴之夜》在新加坡的《星洲日报》上..
王怡之:(1916— ) 台湾学者。原名王志忱。女。北京市人。北京中国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曾任天津女子师范教员、台北建国中学教员,淡江大学、辅仁大学教授。现任台湾政治大学教授。1935、1936 年起在北京、天津各报副刊发表..
王怡:(1932— ) 台湾作家。男。安徽合肥县人。南京市第五中学毕业。1948 年 7 月赴台,12 月参军,当过文书、军报编辑。1954 年考入政工干校,毕业后任军报主编。1968 年退伍后历任《小说创作》编辑、主编,《蓝带》杂志主编、..
王映湘:(1924— ) 台湾小说家。别名竹屏。笔名司马空。男。生于云南河西县。毕业于测量学校大学部制图系,曾任科员、工程官、课长、主编、总编辑,现为光华高工专任教师。主编过《制图月刊》、《测量工程学术季刊》。曾获军..
王万得:(1903—1985)台湾作家。后改名王文德。男。右湾台北市人。台湾总督府递信部电信训练所毕业。后在邮电部门工作,因不满殖民当局的“差别待遇政策”惯而辞职。1922 年进台湾文化协会机关报《台湾民报》任业务员。192..
王亭之:(?— ) 香港散文家。原名谈锡永。男。出身书香门弟,自幼培养了较高的艺术素养,古文功底扎实,又通书法、绘画,对佛学尤其是密宗颇有研究,医卜占卦也有涉猎,是一位知识面较广的作家。早期诗作禅味十足,意境高远,后又转向“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