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萨特的自由观

    关于萨特的自由观 :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哲学界围绕西方哲学流派中著名人物萨特的自由观,展开了一场讨论。其中多数学者认为,萨特的自由观总体上是不科学,作用是消极的。少数学者肯定其中的合理因素,对于萨特的自由观,具体地说有七种不同的观点:(一)刘放桐在《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中,认为萨特自由观在整体上是消极的、有害的,他否定了决定论,宣扬绝对自由,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理论;袁淑娟在《评萨特的自由观》中,也指出萨特的自由观的特征即是意志的绝对自由和个人主义,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所受到的压抑的抨击,另一方面,会导致任意行动,客观上对人民群众反对资本主义不利。(二)李汀在《萨特自由观评析》中认为,萨特自由观是不科学的,它并不能指出通向真正自由的道路,但它强调自立精神,主张自我创造未来,特别提出通过思考后的独立选择,有一定积极作用。(三)龚书林在《试论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中认为,萨特自由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它强调人的自由发展,反对从“命定”和“先验原则出发”,对发展人的个性,反对“唯书”、“唯上”有一定启发作用。(四)吴晓明、安延明在《存在主义历史观简评》一文中认为,萨特关于自由和责任的论述有内在的矛盾,一方面,他认为选择在本质上是排他的,另一方面,又试图把个人行为的自由引导到社会意义上的自由。(五)罗克汀在《评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中指出萨特既把绝对自由看成认识论的范畴,又把它看成本体论的范畴,这表明萨特力图把主观唯心主义的唯我论与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结合起来。(六)王克千在《萨特存在主义剖析》中,认为萨特自由观否认了人具有认识必然的能力,否认自由问题是认识论的范畴,从而否认了能动的反映论,把人的意志自由夸大到无限。

为您推荐

人的自由

人的自由 : 人类全部活动的最高目的。自由的实现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标志。人的自由首先表现为人面对客观世界不是束手无策,而是根据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认识,获得最大的自主发展..

宗教信仰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 指公民有信仰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有根据自己的意愿信仰这种宗教或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这个教派或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

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 : 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享有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发明、自由表达见解的权利。这是公民权中最基本的权利,是学术研究的继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在近代史上伽利略因出版《..

创作自由

自由诗

自由诗 : 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这种言语对诗的主题和感情来说是“自然”的。自由诗随着现代主义的到来而占据显著重要的地位,并且构..

自由报刊思想

自由报刊思想 : 马克思1842—1843年间所阐述的一种报刊思想,也有人将其并入人民报刊思想之中,是马克思早期报刊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由报刊”是马克思对那些对抗当时普鲁士专制政府实行的书报..

自由的报刊

自由的报刊 : 马克思早期论述新闻工作时使用的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842年4月所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在分析当时普鲁士王国最发达的莱茵省时,由于该省直接受到法国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