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80年代中期,围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问题展开了一场学术争鸣。争论各方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命题本身都表示认同,但是,对这一命题如何理解,在理论界却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这样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科学技术成果只能“凝结”或“渗透”在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些生产力要素中,发挥其巨大作用,本身不是生产力的现实要素,在未加入社会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潜在力量;二是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了一种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在第一种观点中,学者们对科学技术是否构成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因素,有不同的看法。晓亮在《论生产力结构及其内部因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2期)中认为,科学是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认识,技术侧重于应用方面,它们都属于潜在生产力,因为它们应用到生产上都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现在还有一些同志也认为,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否认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一个转化过程。他们只看到个别科研项目一取得成功很快就能运用于生产,没有看到它总有一个过程。事实上,后者是值得重视的一个大问题。认为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容易使我们对它忽视。”文章接着指出,“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它并不构成为生产力中的一个独立的因素。”这是因为科学技术不是同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相并列而独立地发挥作用的,“而是合并、物化、渗透到这些要素中去,凝结为这些要素的组成部分,引起这些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的变化,才能在生产中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科学技术是一种渗透性因素,附着性因素。”赵林如、江冰在《科学本身就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江汉论坛》1983年第10期)中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一个独立的要素,但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理由是:第一,科学的元初形式——智力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独立要素,作为智力发展形态的科学当然也是同一系统发展形态的独立要素。第二,生产力系统中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科学和生产力其他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说明,科学本身就是生产力系统的一个独立要素。正是科学等诸要素旧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形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第三,要素不等整体,科学是生产构成要素,但它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凝注于其他要素才能发挥现实的生产力的作用。“但决不能以此否定科学是生产力系统中一个独立的要素。血液中的铁要通过血液才对人体发生重大的影响,我们能以此就否定铁是血液的一个独立要素吗?”赵家祥在《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第7期上发表《简论科学是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一文指出,“主张科学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的同志,认为这个观点是马克思提出来的,事实上,马克思只讲过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中,科学是生产过程的独立要素,而从来没有讲过科学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一种历史现象。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前,不存在这种现象,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情况不复存在、劳动者与科学知识重新结合、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融为一体的时候,这种现象也将随之消失。”主张科学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的同志,可能以为这只在强调科学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实适得其反,事与愿违。这种观点不仅不能正确反映科学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割裂了科学与生产力系统中其它因素之间的联系。他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精神现象,因而不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力。”
张俊芳在《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上发表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一文,代表了第二种观点。文章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体,而科学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实在因素。”“科学技术已经成了一种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理由是:首先,由于现代化生产都在自觉地应用科学技术成果,使生产日益科学化。其次,科学技术愈来愈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再次,脑力劳动日益在社会生产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文章还指出,“生产力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综合地实现征服和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把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并不会破坏生产力的物质性”。“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实在要素,意在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

为您推荐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 情报学著作。法国C. 甘沙和M.梅努著。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中译本1987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焦俊武等译。全书内容共分25章,分别介绍了情报、文献工作..

技术图书馆的组织与管理

出版时间:1992-11 技术图书馆的组织与管理 : 图书馆学著作。L.杰克逊(L.Jackson)著。Special Libraries Association 1951。美国专业图书馆协会科学技术组用近20年的时间把各方面的资料都集中在一起,本书内容较..

图书馆技术

出版时间:1992-11 图书馆技术 : 苏联一般图书馆工作者的基本读物。А.В.克连诺夫(А.В. КΛенов)编。20世纪50年代多次印行。中译本收入《图书馆学翻译丛书》,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苏大悔译。序言指出:“..

广播电视技术人员

技术部门

技术部门 : 广播电台、电视台中负责广播电视节目播控、传送、发射、覆盖,以及设备维护、科研等工作的综合性部门。一般设有控制、传送、发射、差转、维护及节目制作、科研等部门和管理机构。 技术..

工程技术教育培养目标

工程技术教育培养目标 : 工程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和应具备的素质。即为广播电视系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广播电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体目标是: 德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

工程技术教育课程设置

工程技术教育课程设置 : 根据工程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规律和学制的要求而开设的课程,广播电视工程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因专业不同而不同。由于电子学和通信科学是当今世界发展特别快的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