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主义 : 现代西方心理学和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基本假设是:人的行为决定于他的心理因素即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里比多”是其理论的基本概念,它指的是性的本能和欲望所具有的心理能量。“里比多”是人的全部活动、本能和欲望的力量源泉,并在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表现出来。弗洛伊德提出了系统的无意识理论,认为“精神过程本身都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精神过程只不过是一些孤立的过程”;一种想法被意识界压抑时,仍存在于无意识中,并可成为隐蔽的动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人格结构理论,提出人的心理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本我”即无意识、原始本能的永恒冲动,它遵循“快乐的原则”,强烈地寻求发泄和满足;“自我”即意识或自我意识,是自觉活动的激发者,它遵循“现实的原则”,即为适应外界现实而对“本我”与“超我”的矛盾进行调节;“超我”是后天道德、宗教等社会意识构成的下意识,处于“本我”与“自我”之间,阻挠“本我”的欲望任意闯入“自我”领域。正常心理状态是心理结构三部分的协调与平衡,精神病的根源则是这种平衡状态的失调。弗洛伊德还试图用其理论解释社会现象,认为人类文明是人的性本能无法满足时另找出路的表现。

为您推荐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 : 指片面追求形式、忽视内容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其认识根源是割裂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不顾事物的实际内容,一味夸大其表面形式。形式与内容是对立统一的,形式主义不理解这种..

世俗主义

世俗主义 : 为抵制宗教的束缚而追求世俗化。世俗主义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上帝,更注重于人而不是除人之外的某种事物。文艺复兴时,世俗主义的目的是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关于上帝的理论转向对历史、文学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以唯物史观为核心内容,以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为根本目的的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精神生活..

实用主义

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 对中小学生进行近、现代史教育,增强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深厚感情。具体做法有: 一、绘制自鸦片战争以来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图片做成宣传牌,将有教育意义的历..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 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育使人们正确认识物质和精神、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自觉坚持唯物论,抵制唯心论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对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的学..

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 维护集体荣誉和集体利益的教育。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调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