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 : 意志坚强,不怕困难,干事业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愚公移山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说古代有个近90岁的老者,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口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去路。愚公下定决心,率其子孙移山。他们每天挖山不止,准备子子孙孙持续不断地挖下去,不移走大山誓不罢休。他们的言行感动了上帝。上帝派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这个寓言,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具有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精神和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1945年6月11日在中共“七大”闭幕词中,毛泽东引用了这个寓言故事,意在号召全党和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推倒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两座大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夺取革命的全国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有许多严重困难,仍然需要宣传和实践愚公精神。

为您推荐

清除精神污染

清除精神污染 : 中共中央在1983年提出的消除文艺界、新闻宣传界和理论界出现的错误思潮和“一切向钱看”的歪风。邓小平在同年10月12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理论界文艺界还有不少的问题..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军民共建精神文明 : 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号召,同驻地人民群众一起开展共建文明村、文明街、文明镇、文明学校等各种文明单位的活动。这项活动始于1983年初。..

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 : 对中国女排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概括。包括的具体内容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战斗;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振兴中华,勇攀高峰。1981年11月,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

五种革命精神

《精神文明报》

《精神文明报》 : 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主办。1986年创刊,时为四开小报,次年起相继改为周二刊、周三刊,1994年改为对开四版报。立足四川,本省发行至基层,同时面向全国,发行..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 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作者在通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及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从广义传播的角度,系统展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