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的议论与抒情的写法

    通讯的议论与抒情的写法 : 议论和抒情是通讯写作的重要表达方式。所谓议论,是指记者对写人物或事件发表意见,或者分析本质,或者指明意义,或者褒扬,或者鞭挞,以帮助读者理解通讯主旨。现代通讯中,理性色彩很浓,事实与形象与哲理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认识启迪,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就更有其重要地位。
通讯中的议论,有三要三忌,即忌离题,忌冗长,忌贴标签;要切题,要精练,要真实自然。议论的具体方式可分为三种,即点睛式,夹叙夹议式,融情于理式。所谓点睛式,是指用纯议论的方式点化事实的意义,一般是先叙述事实,然后加一段评论,例如:
中国的商品出口总额中,纺织品居首。记者从纺织工业部了解到,1988年,我国轻纺织品出口创汇共达100.5亿美元,占全部商品出口创汇额的25.06%。
……
这100个亿传达给世界的信息是——中国在开放,中国与世界相联系的纽带已越来越紧,越来越牢固。
……
这100个亿,在100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在相当程度上,昭示了中国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广阔市场的存在。
这100个亿,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它告诉世人:当共和国步入不惑之年的时候,她的纺织工业和纺织品出口贸易,已经跃升到一个可观的台阶上。
这是引自《中国青年报》通讯《中国第一商品》中的几段文字。一段叙事(引文省略部分),几句评点,宛如画龙点睛。夹叙夹议式,是新闻通讯中运用最多的议论方式,叙事与议论揉合一起,叙中有议,议中有叙,理在事中,例如:
1987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毫无疑问成为私有经济在干旱的土地上重新萌芽的催生剂。
这是引自《中国青年报》通讯《轨迹:不是O,是S》中的一段文字,夹叙夹议,叙议揉合。融情于理式,就是在抒情中议论,议论中抒情,情中有理,理中带情,例如:
一条春蚕,一生中最大事情是吐丝,吐完了丝,结完了茧,它就要安安静静地进入长眠,而把柔软的、洁白的、光亮的茧留给人间。如果丝还没有吐完,就要被迫离开这个世界,它,一定会感到“此恨绵绵无尽期”。
不是吗?为了有朝一日,能为生养自己的母亲——亲爱的祖国吐出最白、最亮、最柔软的丝,栾茀咬着牙熬过了昨天。
这是引自《光明日报》通讯《追求》中的两段文字,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这种融情于理的方式,是议论的方式之一,也是抒情的方式之一,属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另外两种方式是融情于景和融情于事。融情于景,就是在景物描写中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融情于事,就是在叙事中叙情,寓情于事,因事动情。例如下面两则引文:
悲恸像翻滚的波涛,汹涌在同志们的胸间,他们脱下帽子,向战友深深地鞠躬。
灵车徐徐启动。寒风吹过,路边的白杨摇曳着枝干,发出金属般的声音。

爸,我在给您写信。
人们一定会奇怪:“你的爸爸不是早就离开了人间吗?”是的,早在九年前,您就化成灰烬了,可是对我来说,您却从来没有死,我绝不相信像您这样的人会死!您只是躯体离开了我们,您的精神却一直紧紧地结合在我的生命中……
第一则引自通讯《追求》,第二则是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给我的爸爸陶铸》的开篇段。第一则景中含情,第二则事中蕴情。间接抒情是通讯写作中,运用最多的抒情方式。除间接抒情外,还有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例如:
彭海燕,你年轻的海燕,你飞吧,你尽管展开翅膀,这儿是未来的海洋,黑色的海洋,有的是风雨,有的是阳光,这儿将是一座新的大海,石油的大海,石油的海洋,黑色的海洋,你飞吧!你唱吧!彭海燕,你是一只石油海上的海燕,第一次飞来的海燕。
这是通讯《彭海燕——克拉玛依散记》的结尾段,记者直抒胸臆,感情炽烈。抒情所表达的是记者对所写人或事的爱憎褒贬之情。从本质上讲,抒情与议论是一样的,都是记者对所写人或事的评价、态度。所不同的是,议论诉之于理,抒情诉之于情。议论贵中肯,抒情要真切,情真方能感人,理至方能服人。情和理,是通讯的力量所在。

为您推荐

《梁厚甫通讯评论选》

《梁厚甫通讯评论选》:梁厚甫着。新华出版社1983年7月版。13万字。收作者写于70年代的通讯评论41篇。主要有《由卡特总统的记者招待会看美国的核子战略》、《共和党方面的力量如何》、《撒切尔夫人膺选之后》、《总结7..

《国际通讯选》

《国际通讯选》:刘思慕着。重庆出版社1984年11月版。8.1万字。选辑作者1936-1980年间所写的国外通讯、见闻、随笔和游记之类的散文共11篇。主要包括《闲话日本宗教》、《国际间谍战》、《战时日本百态》、《出爪哇记》、..

《华山战地通讯选》

《华山战地通讯选》:华山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2月版。7万字。共10篇。其中《窑洞阵地战》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承德撤退》、《踏破辽河千里雪》、《英雄的十月》等6篇作于解放战争时期;《清川江畔》、《阵地春节散记》等3..

《徐铸成通讯游记选》

《中国优秀通讯选》

《中国优秀通讯选》:徐占焜主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5月版。84万字。上下2册。上册收1912年至1960年的通讯73篇,下册收1961年至1984年的通讯80篇。有黄远生的《外交部之厨子》,邹韬奋的《月下中流——经苏伊士河》和《华美..

《刘白羽东北战场通讯选》

《刘白羽东北战场通讯选》:刘白羽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6月版。11万字。收作者1946年初到1949年秋,以记者身份经历东北解放战争后随四野入关直下武汉期间所写通讯35篇。有《进入东北》、《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西线..

《徐民和通讯述评选》

《徐民和通讯述评选》:徐民和着。新华出版社1988年1月版。10.1万字。辑录作者的通讯述评25篇。有《“是党给我的艺术新生命”》(记姚雪垠)、《和人民一道前进——作家柳青的文学道路》、《还是那副笑容那颗心——记丁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