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的写法

    新闻导语的写法 : 导语是新闻(消息)的第一个或者头几个自然段,是新闻的“面容”。导语写作,是新闻写作的关键。
现代导语分为直接导语和间接导语两类。
直接导语的特点是开门见山,一语中的,须在导语里展示最基本的新闻事实。重大新闻,尤其是重大事件新闻,多采用直接导语。
1951年,毛泽东在一则批示中指出:
一切较长的电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的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代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的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见《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67页。
“片言居要”为全篇之“警策”,是毛泽东对现代新闻直接导语的理论概括。
写直接导语,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入导语;②不要把新闻诸要素即“五W—H”都塞入导语,只选择一两个最有价值的要素以及表述这一两个要素必不可少的其它要素,写入导语,一般不超过四个;③通过词序或语气,把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强调出来;④文字力求简洁明快,多用简单句、主谓句,不用复合句、倒装句;⑤选择准确传神的动词,表现事件的动态;⑥多个事实的综合新闻,要运用概括手法,把各个事实的共同特征,共同本质写入导语。
间接导语的特点是“开门不见山”,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不在导语里,而在主体中。导语的作用在于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社会新闻、珍闻、趣味等,常采用间接导语。怎样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面这些方法是常用的:
1.叙述一个生动的细节。生动的新闻细节,能引起读者阅读全篇新闻的兴趣,例如下面的这则导语:
“啊新娘子,让我看看你的脸蛋吧!”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平首相夫人大平志华子,七日下午访问北京动物园,看望赠送给日本的熊猫“欢欢”。
2.叙述一件异常的事。人皆有好奇心,一件异乎寻常的事,就能诱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阅读全文。例如下面这则导语:
谁也搞不清是怎么一回事——本星期五,居住在纽约市约克城高地的三岁小女孩皮丽·夏普洛收到了应征入伍的通知书。
3.描写一个生动场面。抓住新闻事实中一个吸引人的场面写成导语,也会对读者产生诱惑力,从而阅读全文,例如下面这则导语:
数不清的目光投向一位斜戴法兰西帽子、披着时髦的砖红色春季女大衣的风姿绰约的女郎。当北京市春季时装展销会今天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时,这个放在进门大厅的模特儿成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
4.提出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问题,能造成悬念,能引发读者追究结果的欲望,例如下面这则导语:
据哈尔滨石油公司反映:目前全市私有轻便摩托车5300多辆,而上半年到石油公司来买油的还不到70户,那么天天在街上跑的5000多辆轻骑都烧谁的油呢?
面对一条新闻,究竟采取哪一类型导语,需根据题材的性质决定。另外,导语和新闻的结构形式密切相关。直接导语运用于倒金字塔式,提要式等结构。间接导语则多运用于积累兴趣式、散文式、因果式等结构。

为您推荐

描写式导语

描写式导语:描写式导语是间接性导语的一种表现形式。新闻报道者运用描写的手法,形象再现新闻事件中最有特点的现场情景,以生动鲜明的形象感和现场感来烘托新闻事实要点的导语样式。在写作中应注意,被报道者一定要有生动的..

引语式导语

引语式导语:引语式导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导语样式,指的是在导语段落中引用消息中出现的某个人物或某几个人物的话语。如果引用的话语就是报道的核心要点,那么这类引语式的导语就是直接性导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引用的话语..

叙述式导语(新闻)

叙述式导语:新闻导语中最基本的一种表述方式。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开门见山地突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或简明扼要地突出新闻要旨,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以便提纲挈领地阅读全文。同新闻是为实地叙述事实,用..

新闻导语(新闻)

描写式导语(新闻)

描写式导语:新闻导语的一种常用的表述方式,又称见闻式导语,即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的主要事实、事件发展的高潮、事物的某一有意义的侧面或某个特定的场景等,作简洁质朴而具特色的描写,向受众提供生动鲜明的形..

评论式导语(新闻)

评论式导语:从评论入手或把叙事和议论交织在一起,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新闻事实进行简要评论的导语,又称评述式或议论式导语,是新闻导语中较常用的一种表述方式。具体表现形式常见的有:或是先叙述事实,然后进行议论;或先..

多元素导语(新闻)

多元素导语:直接性导语的又一种类型,即导语中交代两个以上的新闻事实。一般不宜是3个以上的事实,以免导语过于繁杂、冗长,难以显示主次轻重,也有人将导语中交代两个新闻事实的称为“又元素导语”;交代3个或3个以上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