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版本学

    中国古籍版本学 : 以中国古代图书(古籍)的版本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版本鉴别为核心,揭示图书的刊刻 (或传写) 者、印刷(或制作)时地、版本优劣、版本异同、版本源流等,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学科服务的辅助性科学。
  中国古籍版本学起源很早,但较确切地说则应该是起自雕版印书大兴之后。宋尤袤的《遂初堂书目》在一书之下著录多种版本,历来被视为版本学的滥觞,这是因为进入宋代以后,雕版印书蔚为大观,一书常有多种版本行世。版本既多,本与本之间就会在内容、卷数、文字等方面产生歧异。读书人为了获得真知,就不能不考究版本的优劣,比勘版本的异同。适应读书人的这种需要,目录学家在编制目录时也就改进编目体例,增添著录内容,加进有关不同版本的著录项目。版本学就这样慢慢形成了。这是确切意义上的古籍版本学概念。但在实践上,古籍版本学的这种内涵,则远在雕版印书出现以前,人们就有了讲究传本的风气。西汉初期的河间献王刘德,西汉末期的刘向、刘歆父子,南北朝时的颜之推等,就都很重视书籍的不同传本。雕版印书大兴之后,研究版本的人也绝不仅仅限于研究版印之本,而是把稿本、写本、传抄本等也包容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版本学的核心内容是版本的鉴定。鉴定的目的是从一书的不同版本中判出优劣,考订出不同版本间的相互关系、流传过程、篇卷分合以及内容增损等。鉴定的途径,既有从印纸墨色、字体行款、书口鱼尾、版式风格等方面的直观鉴别,也有从本书序跋、后人题跋、前人著录、刊工讳字、他书记载等方面的考证,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完成鉴定任务。为了鉴定版本,必须具备广博的古代文化知识和有关古籍版本的具体知识,如古籍所用文字及不同时代刻版或抄写风格,藏书章的篆刻文字、印章着色、用印技巧、钤盖位置等,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和古书用纸,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与发展,历代印书的版本特点,古籍装帧形制的演变,版本目录及版本著录的称谓术语,版本造伪的手段和方法等等。上述都是版本学的重要内容。总之,版本学知识是在版本鉴别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它又对版本鉴别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版本学研究需要借助多学科知识。特别是需要借助于校勘学、目录学,才能全面地完成鉴别版本和揭示图书的使命。版本学最初从属于校雠学。刘向等人雠校群籍,其第一步就是"备众本"。通过校勘不同的本子,可以判出版本异同、源流、真伪、优劣,版本学由此脱胎。版本学研究又是经常通过编制目录(特别是版本目录)而将研究成果反映出来的,版本目录是版本学的具体表现,故前人曾有"版本目录学"之谓。

为您推荐

古书版本常谈

出版时间:1992-11 古书版本常谈 : 版本学著作。毛春翔著。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毛春翔,版本学家,本世纪40年代始在浙江省立图书馆特藏部从事善本书目编辑工作,编有《浙江图..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出版时间:1992-11 古籍版本鉴定丛谈 : 版本学著作。魏隐儒、王雨生著。1984年4月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魏隐儒,中国古籍版本学家、画家,1939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院国画系,曾在北京市文物局及中国书店做书画、文物..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

出版时间:1992-11 明代版本图录初编 : 版刻目录书。潘承弼、顾廷龙合纂。民国开明书店影印本,1971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顾廷龙(1905—),字起潜,江苏吴县人,燕京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驻北平..

图书馆古籍编目

古籍整理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古籍整理概论 : 古籍整理理论书。黄永年著。1985年7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黄永年(1925— ),江苏省江阴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195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从事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科..

《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

《金瓶梅成书与版本研究》:刘辉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版。21万字。收录论文9篇:《从词话到说散本——〈金瓶梅〉成书过程与作者问题研究》、《屠本畯的〈山林经济籍〉与〈金瓶梅〉》、《〈金瓶梅〉版本考》、《〈..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二、四、五、六函)》

《鲁迅辑校古籍手稿(二、四、五、六函)》: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9月影印版。2487页。鲁迅整理古籍,包括辑佚、校勘、编选、专题研究,做了很多工作,成绩巨大。一批数量可观的鲁迅辑校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