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资料馆

    中国电影资料馆 :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所属的部门档案馆。1958年 9月成立,1984年与电影艺术研究所合并,又称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馆址在北京新街口外大街。该馆负责收集、整理、研究、保管中国生产的电影片的底片素材、拷贝、电影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完成台本以及剧照、海报、评介材料等有关电影创作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和资料,也保管部分外国电影拷贝和有关文图资料,并提供利用。
  截至1990年底,馆藏中外各类影片约32万本,20476个节目已立卷,其中较珍贵的文献片有《延安内貌》、《南泥湾》等,艺术片有《春蚕》、《大路》、《渔光曲》等。影片艺术档案约2.25万卷,中外艺术家档案1900卷以及上百万件中外电影图书期刊和剧照等文图资料,均对外开放。
  馆内业务部门有:资料编目研究部、影片管理与技术部、学术活动服务部、对外联络处、电影资料库。有职工273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者 41人。基于影片材料的不同特点,该馆在北京和西安两地修建了恒温10℃,±1℃,相对湿度55~65%,有空调设施的专用库房,总计15000平方米;有专门维护和复制影片资料的技术车间、不同规格的标准放映厅、放像厅、学术研讨室和资料阅览室等。
  该馆服务项目包括资料借阅、复制,查询有关影片、人物以及电影事业方面的情况。年利用人数约 500人次。已初步实现了档案资料的电子计算机编目管理和联网检索。该馆编辑和出版了《中国电影总目录》、《中国艺术影片编目》和库存影片目录等工具书,形成了一套电影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研究和利用工作的管理制度。该馆有计划地举办专题、专片观摩研讨活动和巡回观摩等,年放映影片约3820部次、电影录像片1000部次,观摩人数达68.4万人次。通过举办"30年代中国优秀影片观摩"、"20~40年代中国电影回顾展"等活动,系统介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成果。还举办了英、法、意、美、苏、日等10余个国家的电影回顾展,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中国电影回顾展,介绍了百余部中国优秀电影作品,促进了中外电影艺术的交流。1980年该馆成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合会正式会员。至今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资料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交换影片和文图资料。

为您推荐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 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工具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本书是在《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和《文学概论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增补、删节和调整编成的。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

电影剧——心理学研究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剧——心理学研究 : 德国闵斯特堡(Hugo Münsterberg,1863~1916)著。作者是世界闻名的应用心理学家,长期在美国大学执教,著作甚丰。他在晚年,把全付精力与热情投入电影这一门新兴艺术学科..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 : 德国克拉考尔(Sigfrid Kracauer,1889~1966)著。克拉考尔是德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电影理论家。1933年移居法国,1941年定居美国。曾任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

电影理论

电影作为艺术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作为艺术 : 德国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 )著。阿恩海姆是德国电影理论家、完形心理学家、美学家,于1939年侨居美国,曾在各大学执教,1932至1933年完成了《电影作为艺术》一书。阿恩..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哲学诸原理试论 : 法国孔塞阿(Gilbert Cohen-Seat,1907~ )著。孔塞阿是巴黎大学电影研究所的创始人,并在1948年至1963年期间任该所所长,创办了机关杂志《国际电影学》,极力提倡建立研究电..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出版时间:1993-09 电影:语言体系还是语言活动 : 法国麦茨(Christian Metz,1930~ )著。麦茨是当代相当活跃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家。他的这篇著作是以索绪尔的符号学为依据来进行电影研究的最早成果。作者认为电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