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检索系统建设

    情报检索系统建设 : 国家和社会重要的情报检索系统。涉及国家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产业的结构和分析、国际国内情报环境的协调等综合社会因素。一个现代化情报检索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工程,必须按照系统科学的思想进行。作为系统,需要"5大件":硬件、软件、数据件、人员件、系统件。"硬件"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软件"指计算机在情报工作中具体实现应用的方法和程序设计;"数据件"指数据库、标引语言、原始情报等;"人员件"指人员的智力结构和专业素质; " 系统件"指总体设计、组织管理、标准化等系统科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情报检索系统建设应注意以下4 方面的问题:
  系统总体设计  主要包括系统可行性分析、成本核算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用户市场调查和预测,确定情报源范围和数据库体系结构,确定合理的技术模式,制订分工实施计划,制订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确定和制订标准和规范,制定信息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系统建设所需的技术队伍,建立系统管理和连续生产实体机构等。忽略作为非技术因素的"系统件",通常会导致系统建设的失败。
  数据库建设  可采取直接利用国内外现有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两种方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从系统目标和用户需求出发,确定系统收录范围,对情报源进行严格选择,从网罗性、特定性、 实用性、 专业性、国内外情报环境等方面,体现系统特点避免重复,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利用国内外现有数据库,必须结合馆藏特点、系统处理能力、一次文献提供能力,获得数据库的连续性等因素, 进行系统分析。 本部门自建数据库,必须解决数据制备和录入问题。数据录入,是指经过制备的各种数据加工为计算机可读型介质的过程。为了保证数据加工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作业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引语言与数据库建设有密切关系。标引语言主要包括分类表和主题词表等,用于表达事实的主题内容,是数据库制作中所需的重要工具。
  技术模式  情报检索系统的建设应遵循合理的技术模式,具体体现在对文字的处理、数据录入、刊物编排、图书馆业务、情报检索等方面,建立硬软件配套的计算机处理能力。
  发展用户  情报检索系统必须根据部门性质和用户承受能力制订合理的收费标准,大力发展用户,重视用户市场开发和用户技术支持。用户利用情报和由此而创造的价值,是衡量情报检索系统经济、社会效益的主要依据。系统必须重视用户研究、用户信息反馈和用户技术支持,重视一次文献的提供,包括馆藏目录、联合目录、原始资料和有关档案等的提供。还必须重视"中间人"的培训和手册、指南等有关技术资料的提供。

为您推荐

情报检索自动化基础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检索自动化基础 : 情报自动化检索教学用书。王永成编。1984年知识出版社出版。王永成,南京大学数学系教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中心副教授。本书共分10章,约22万字。第1章电脑的一般知识..

情报·预测·决策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预测·决策 : 情报检索与利用专著。傅予行主编。198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傅予行,现在湖南大学工作。本书共6章24节,约20万字。“力图从广大情报用户需要出发,把情报知识的介绍与情报..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与文献科学技术概论 : 情报学著作。法国C. 甘沙和M.梅努著。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中译本1987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焦俊武等译。全书内容共分25章,分别介绍了情报、文献工作..

联机情报检索

情报科学的基础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科学的基础 : 关于情报科学基础理论的长篇论文。伯特伦·C.布鲁克斯著。英国《情报科学杂志》1980年和1981年连载。伯·C.布鲁克斯(Bertram C.Brookes),先后在多伦多大学、伦敦大学任教。..

情报检索语言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检索语言 : 情报检索语言专著。张琪玉编著。198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张琪玉(1910—),曾任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情报研究所所长。后任空军政治学院图书档案系教授。本书..

情报学概论

出版时间:1992-11 情报学概论 : 情报学理论专著。严怡民主编。1983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严怡民,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教授,主要著作还有《情报系统管理》等。本书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共8章,约25万字。着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