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档案

    明代档案 : 中国明代中央和地方各机构及重要人物在日常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书、图籍、档册等。
  明代档案在当时已多次被烧毁、变卖,清代又数次销毁,所以几乎损失殆尽。保存下来的明档绝大部分是清初为修明史而收集的。顺治、康熙两朝都曾诏令征集,但只收集到2万多件,保存于内阁大库。清末,内阁大库部分倒塌,大量明档随其他档案一同流于宫外,后酿成八千麻袋事件,所剩寥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陆续将幸存于北京大学、东北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等处的明档集中,同仍藏于内阁大库的部分明档一起保管,计有3000余件。其记事年代自洪武四年(1371)至崇祯十七年(1644),包括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以及南明弘光时期的档案。其中以天启、崇祯朝最多。档案多源于兵部,约占95%,礼部、内阁次之。文种以题行稿、科抄题本、奏本居多,约占85%,其余有敕谕、诰命、奏疏、奏表、揭帖、呈、禀、启本、手本、塘报、咨文、劄付、舆图、契约、税票、户口单、状纸、钞票、实录、圣训及各种簿册。其中有洪武时户口单,地契,永乐皇帝颁给西藏释迦摄聂喇嘛的敕谕,成化时颁给功臣的免死铁券,反映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及郑芝龙在海上活动情况的文件,记载漕运、屯垦、租佃关系等的经济文书,武职选簿、敕稿底簿等簿册,大明混一图等重要舆图,弘光时期关于辨别真伪太子的揭帖,修辑《明会要》、《明史纲目》、《明通鉴纲目》等的稿本等等。
     


  藏于各省档案馆的明档数量不多,除西藏、台湾等地外,多是零星收集而得。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存明太祖硃书御笔,辽宁所存辽宁都司、山东都司、兵部的档案及戚继光手迹,西藏所存永乐、宣德、弘治等历朝皇帝封赐西藏政教首领的敕谕及西藏地方文书,甘肃所存永乐皇帝保护宗教的谕旨,青海所存天顺二年(1458)英宗赐给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李文的铁券 (见彩图) 及万历年间陕西监察御史的训令,贵州所存永乐、崇祯年间的敕、诰等。此外,国内外一些其他机构和私人手中也分散收藏有一些明档。


为您推荐

《美国档案工作者》

《美国档案工作者》 : 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38年创刊。季刊。向美国和其他国家公开发行。主要刊登专题论文、新闻报道和书刊评介等。内容涉及档案工作的历史,档案整理、编目、鉴定、保护..

美国国家档案馆

美国国家档案馆 : 美国保管联邦政府档案的机构。根据1934年关于建立该馆的法令建立, 直属联邦政府,馆长由总统任命。1949年改属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馆址在华盛顿宪法路。   馆藏档案截至1984年达140万..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 美国联邦政府的档案业务指导机关。1949年由美国国家档案馆改组而成,原名国家档案与文件局,为联邦总务署的直属局,国家档案馆则成为该局的一个组成部分。1984年10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该..

马尔堡档案学院

《列宁档案法令》

《列宁档案法令》 : 即《关于改革与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的通称,因列宁亲自主持制定并签发而得名。 1918年6月1日公布。共12条。主要内容: ①宣布"自本法令公布之日起,以前所颁布的关于俄国档案工作..

联合档案室

联合档案室 : 档案室的一种组织形式。即同一专业系统或专业性质相近的若干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的档案管理机构。有两种联合方式:一是纵向联合,即在同一系统的业务领导机关内设置,统一管理各下..

历史档案

历史档案 : 对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档案的习惯称谓。由于不同国家对历史阶段的划分不一样,因而无明确、一致的界说,一般是以本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或一个新政权诞生为界限。例如,中国是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